黑龍江搭建對俄合作平臺 浙商演繹邊貿“升級版”
黑龍江搭建對俄合作平臺 浙商演繹邊貿“升級版”

文章來源:振興東北網 發布時間:2006-07-14
黑龍江搭建對俄合作平臺 浙商演繹邊貿“升級版”
為推進與俄羅斯的科技合作,目前黑龍江已經搭建了莫斯科中俄科技園、哈爾濱科技城等五大平臺,在這些園區中,企業可以和俄羅斯的專家、技術人員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這些科技園區是黑龍江為全國企業搭建的平臺,我們非常歡迎浙江企業進駐。”黑龍江省科技廳,發展計劃處負責人真誠地說。
浙商“坐黑望俄”的戰略推進
進軍黑龍江,對打進俄羅斯市場究竟意味著什么?回答這個問題,耿強有足夠的發言權。作為娃哈哈雙城公司總經理,目前每年對俄羅斯20萬箱的茶飲料銷售業績,讓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認識到邊境線另一側的市場潛力。
“黑龍江開展對俄經貿合作有著天時、地利、人和多種有利條件,是浙江企業拓展對俄市場時可以好好利用的。”耿強的總結為浙江企業指出了一個“坐黑望俄”的“走出去”戰略。而這一點,同樣也為黑龍江省商務廳對俄合作處處長楊大功所認同。他告訴我們,黑龍江和俄羅斯有長達3000多公里的邊境線,擁有15個沿邊口岸,對俄合作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跨境加工區等載體,浙江企業不僅可以更快捷地進入俄羅斯市場,還能規避歐盟的貿易壁壘,“曲線”進入歐盟市場。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黑龍江企業更了解俄羅斯的政策法規,熟悉市場狀況,如果與他們攜手合作,闖蕩俄羅斯的成功系數無疑會大大增加。抱著這樣的想法,2003年,浙江省溫州“金魚王”等三家鞋企牽手黑龍江省東寧吉信集團,在俄羅斯的烏蘇里斯克市投資興建了一家鞋廠,如今年產量已達500萬雙,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不僅是攜手進行市場開發,黑龍江省也是浙江企業利用俄羅斯豐富的智力資源的“關鍵角色”。
浙商演繹邊貿“升級版”
經過8個多小時的奔波,6月22日清晨,我們乘坐的火車從哈爾濱抵達黑龍江省的邊境口岸城市——綏芬河。
在這個黑龍江省最富裕的縣級市,浙商有著怎樣的精彩“演出”呢?帶著期盼,我們走進了位于市中心、中俄商人云集的“青云市場”,這是綏芬河最早的對俄貿易市場,也是很多做邊貿的浙商“發家”的地方。
盧堯良就是其中之一。老盧是東陽人,1992年來綏芬河旅游的他意外地發現,俄羅斯商人拿著貂皮、照相機在交換中國的輕工產品。這一發現讓他游興頓消,立刻回浙江販來一批棉襯衫,很快就被俄羅斯商人買走,輕松賺了兩萬元。首戰告捷,老盧一發不可收拾,索性和愛人常住在綏芬河,一門心思做起了對俄貿易。生意越做越大,他一呆就是14年。
老盧只是眾多在邊境貿易中“淘金”成功的浙江人的一個代表。綏芬河市浙江商會會長祝琦云告訴我們:在對俄貿易市場的總共12000個攤位中,浙江人擁有近三分之一,從綏芬河賣到俄羅斯的產品中,“浙江制造”占有很高的比例。
漫步在入夜后的綏芬河市大街小巷,看著眼前三五成群走過的俄羅斯姑娘小伙,走過一家家充滿俄羅斯情調的商店,突然間,我們覺得綏芬河市一位負責人的一句話是那么的貼切具體——“綏芬河成就了許多浙商,浙商也發展了綏芬河。”沒有中俄邊貿的發展,沒有包括浙商在內的中俄商人們的努力,誰能想象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還只是邊陲小鎮的綏芬河,今天會如此繁榮?
變化是永恒的。最初“什么都好賣”的時期一去不復返了,競爭越來越激烈,中俄邊貿步入了講質量、重品牌的新階段。于是,很多浙商也開始轉向。老盧告訴我們,前幾年他有一個重大轉變:從賣各種襪子轉向專營浙江“寶娜斯”品牌的襪子,今年又成了“夢娜”在綏芬河的總代理。老盧還說,在邊境的“中俄綏波綜合貿易體”建成投入使用后,邊貿升級的進程還會加快。他已經躍躍欲試了。
三方共贏的資源開發
綏芬河的木材加工區,木材堆積如山。每天,在經過簡單加工后,這些產自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優質材料,將被運到大連、沈陽甚至更遠。在那里,它們被制成精美的家具、地板等。
從木材到家具、地板,這些木頭的“形態革命”,也預示著一個令人怦然心動的合作前景:浙黑俄三方共贏的資源開發。對此,綏芬河市委宣傳部長王玉琦的期待格外迫切。他告訴我們,作為邊境口岸城市,綏芬河也是浙、黑、俄三方開展資源合作的橋頭堡,“拿木材來說,這里進口的俄羅斯木材占全國的三分之一,但缺乏木材深加工企業,這是浙江企業可以抓住的一個機會”。
看到這種潛力,浙江企業家已經行動起來。6月15日,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的一間大型會議室內,當浙江省“新洲集團”與俄羅斯薩哈林州政府簽署了總額達5億美元的資源開發協議后,與會的浙、黑、俄企業代表立刻報以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掌聲祝賀的不僅是“新洲”的成功,更是浙、黑、俄三方所譜寫的資源合作佳話。“新洲集團”董事長傅建中告訴我們,2003年底,“新洲”與黑龍江辰能公司、哈爾濱財源帝公司一起,成立“新洲材源木業公司”,并購買了俄羅斯薩哈林州哈巴穆辛林場進行森林采伐。盡管開始遇到一些困難,由于浙、黑、俄三方的通力合作,項目進展順利,去年該林場已采伐木材3萬立方米。信心倍增后,這次“新洲”又出了“大手筆”。
就在這次“哈洽會”期間,浙江省能源集團公司也與俄羅斯嘉能可資源國際有限公司達成了動力煤進口項目,合同金額近3000萬美元。浙江省外經貿廳有關負責人也告訴我們,資源能源豐富的俄羅斯,已經成為浙商境外開發投資的主要選擇。統計顯示,去年浙商在境外共投資了8個森林和礦產等資源開發項目,其中2/3在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