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企業報 發布時間:2005-12-21
人人創造企業文化 人人享受企業文化
遼河油田企業文化聚焦基層
企業如何有效構建企業文化體系和運行機制?企業文化認知與實踐之間的落差該如何解決?12月17日,在遼河油田召開的“2005全國企業文化(遼河油田)現場會”上,就上述問題進行了探索。
現場會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共同組織,以“探索企業文化有效實施的途徑”為主題,聚焦企業文化實戰的熱點和難點,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理事長陳蘭通,中國石油企業管理協會第一副會長蔣金楚,遼寧省經濟委員會主任張耀軍,國務院國資委研究室副主任陳國衛,中國石油集團企業文化部總經理關曉虹等出席了本次會議。200多位企業界、學術界、媒體代表參加。
陳蘭通宣布授予遼河油田“全國企業文化示范基地”稱號,并舉行了揭牌儀式。北京大學產業與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郭梓林、中宣部政研會企業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寶忠分別就“領導力與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戰略設計與運行管理”作了專題報告,中國企聯宣委會專家對遼河油田企業文化案例進行了特別說明和剖析。遼河油田黨委書記劉振軍、總經理謝文彥“現身說法”,分別報告了遼河油田企業文化成果創建歷程、方法和經驗。
遼河油田的企業文化發動基層、聚焦基層,讓基層員工大力參與創造,提出“人人創造企業文化,人人享受企業文化”,通過總結、提煉、升華,形成文化導向,再由公司決策層主導和推動、作用于基層,從而形成強勢的企業文化發展體系。
遼河油田“分公司—廠—區站”三級管理模式,實現了遼河油田文化與組織管理的對接,解決了點多、面廣、線長的生產組織形式帶來的管理困難,這對我國野外作業的石油企業的文化建設有很強的借鑒意義。遼河油田企業文化“重心下移”,主要表現在將區站隊伍的穩定、員工素質的提高、環境的美化、操作規程和安全制度的落實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并通過豐富的載體建設,為員工搭建自我實現的平臺,激發了基層活力。遼河油田堅持“人企價值同增”,從細節入手,凸顯以人為本的大道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五小”文化,即“小伙房、小綠地、小練兵場、小文化角、小廁所”,改造了區站的硬件環境,培育了區站的人文氣息,樹立了遼河油田的企業形象,培養了員工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實現了員工的自主管理,步入了文化管理的新階段。此外,遼河油田選擇了走混合型文化發展的道路,在緊密堅持中石油“四個統一”的基礎上,按照“三級管理模式”,建設以區站為重點的企業文化,不僅與集團公司的文化一脈相承,而且創造性地發揮了各二級單位、區站的文化特色,這對眾多同類企業如何進行系統、全面的企業文化體系規劃、如何處理母文化與子文化的關系有很大借鑒意義。
中國企聯常務副理事長尹援平對遼河油田的企業文化建設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她說,遼河油田在不同時期秉承民族的昂揚斗志和石油人的奮斗精神,很好地傳承了石油行業的文化基因,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個性化的創新。特別是重組改制后,遼河油田本著“繼承、融合、創新”的原則,形成了適應公司發展壯大的經營管理理念和團隊精神,創造了精神文化建設的典范。
據悉,獲得首批全國企業文化示范基地的企業包括:海爾集團、大慶煉化、勝利油田、山東聯通、遼河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