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機電集團“高效離心泵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重慶機電集團“高效離心泵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文章來源:重慶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5-01-27
2015年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由重慶機電集團所屬重泵公司與江蘇大學聯合開展的“高效離心泵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項目榮獲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重泵公司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中致力于自主創新與構建產學研合作平臺相結合,與江蘇大學、重慶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以及核動力院等國內一流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促進公司在面向鋼鐵、石化、核電、海洋石油、濕法冶金、煤化工以及國防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新興領域的關鍵泵設備國產化中不斷取得豐碩成果,成為國家重大裝備國產化自主研發骨干企業和泵行業技術創新排頭兵企業。
在“高效離心泵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項目實施中,圍繞百萬千瓦核電站用上沖泵水力模型開發,重泵公司在充分論證各種技術方案優劣基礎上,以自有高壓自平衡多級離心泵成熟結構為基礎,將企業在長期經歷各種復雜工況考驗中所積累的獨有技術和成功經驗運用在上充泵的研制中,使得從方案設計入手就具有重泵完全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鮮明特色。江蘇大學充分發揮作為國內唯一以研究水泵為主的國家級重點學科優勢,針對上充泵的特種多工況性能要求,通過創建離心泵多工況水力設計與優化方法,揭示離心泵內部非定常流動規律,為高效離心泵設計提供了理論基礎。雙方多年合作為重泵公司持續提升高端泵高效水力模型研發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重泵公司在短短幾年中迅速形成高壓自平衡多級泵,覆蓋國際通用的BB3型水平剖分單殼體、BB4型節段式單殼體、BB5型渦殼式雙殼體及全抽芯式雙殼體四大結構系列,在核電上充泵國產化、大化肥甲銨泵國產化以及海洋平臺替代進口輸油泵和注水泵等國家重大裝備國產化中屢次填補空白,代表著國產品牌在高端多級離心泵領域與國際品牌競爭的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