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同煤集團四臺礦科技興礦推動安全高效
山西同煤集團四臺礦科技興礦推動安全高效

文章來源:山西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4-12-04
編者按:外部煤炭市場持續疲軟,礦井地質構造頻,水文條件復雜。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山西同煤集團四臺礦卻煤炭產量穩中有升,掘進進尺屢破紀錄,礦井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四臺礦緣何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緣自“科技創新”!“科技創新”使四臺礦一路高歌,“科技創新”使四臺礦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同煤集團四臺礦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礦井發展的“強勁引擎”,堅持以科技提升礦井裝備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以創新提高經營效率和安全水平,推動煤炭產量、掘進進尺、經營利潤等指標再創新高,企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走出了一條科技興礦的發展之路。
科技保安固屏障
“隨著礦井開采深度逐步延伸和特殊煤層的不斷出現,安全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現在我們通過手機上的‘一掌通’智能軟件就可以了解礦井各類信息和井下工作面的生產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可以就近安排人員及時處理。”四臺礦代理安全礦長李忠介紹說。
近年來,四臺礦加快礦井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步伐,在構建“3DGIS數字礦山基礎信息平臺”,實現礦井空間數據與實時數據的一體化管理的基礎上,又將移動通信技術與數字化和信息化系統有機融合,使礦井安全調度管理邁入移動智能時代。
除此之外,安全避險“六大系統”、采空區瓦斯抽放系統、強力皮帶機變頻啟動等一大批在幾年前很多人還搞不清它們效用何在的新技術、新裝備相繼走進四臺礦安全管理前沿,為安全生產筑起了一道道堅固屏障。
科技創效增效益
“技術失誤,就是最大的浪費”該礦總工程師牛福龍經常這樣說。在四臺礦,技術人員從采區設計、巷道掘進和回采工作面布置,每次設計都是幾易其稿,集體論證、優中求優,就是為了多出一刀煤、少走一米巖巷、避開一個斷層。今年僅靠優化設計就直接創效近1000萬元。結合實際地質構造,研究總結出適宜礦井應用的順槽挑頂、順槽起底、提前掏峒和工作面預見性調坡4項過斷層新技術。同時,優化深孔松動爆破和淺眼爆破的技術參數,采用高強度采煤機滾筒和高硬度截齒通過過斷層、陷落柱,既省去了工作面頻繁搬家和設備容易損壞的成本投入,又多采出煤炭資源。
今年,該礦還改造402盤區通風系統,停運轉黃土坡主扇,每年節省通風管理、巷道維護、用電消耗費用約600余萬元。在馬家村回風井安裝風源熱泵,替代原有燃煤工業鍋爐。為進風井井筒防凍,每年節省鍋爐維護費用320萬元,節約原煤消耗5700噸。
科技提能破瓶頸
針對制約礦井安全高效發展的“瓶頸”問題,該礦根據礦井掘進實際情況,從鉆探、支護、運料、設備四個方面創新提速,保證巷道快速掘進。今年4月份,機掘六隊在寬4.3m×高2.7m的半煤巖巷中單孔月進851米,突破集團公司同類型礦井月進記錄。搬家過程中自行設計裝架平臺和卸架平臺,有效減少裝卸液壓支架工序。同時推廣使用在線礦壓監測系統,準確快速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為工作面安全生產提供準確依據。
為提高資源回收率和安全系數,該礦積極引進計算機遠程控制自動化綜采成套設備和選用12CM15型連續采煤等新裝備;根據礦井地質特點,對原有的小盤區進行重新規劃整合,減少盤區煤柱的壓煤量和采面搬家次數。同時將礦井煤層賦存分為“肥、中、瘦”三個大類,均衡配采,確保礦井產量穩定均衡,煤炭資源應采盡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