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煤化新型能源公司四輪驅動 探索能源供應方式新革命
陜西煤化新型能源公司四輪驅動 探索能源供應方式新革命

文章來源:陜西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4-12-17
新型能源公司成立以來,積極響應國家環境保護政策要求,著力于探索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途徑,為陜煤集團調整產業結構,輸出潔凈的煤進行積極的探索。經過多方調研,陜西煤化新型能源公司形成了煤粉生產銷售、城市及工業園區集中供熱、鍋爐環保節能改造、煤炭洗選加工四輪齊驅的發展模式。
以煤粉生產銷售為帶動,延長煤炭產業鏈條。
煤粉是對原煤洗選成精煤,再進行物理加工,研磨成20-50μm不同粒度的煤炭產品,具有燃盡率高、微排放、清潔化等特點。主要用于高效煤粉工業鍋爐燃料、高爐噴吹原料及還原劑、水煤漿母料、化工提濃、SF-炭黑等領域,是當今煤炭清潔化、高效化利用的最佳方式。
該公司致力于煤粉生產的研發工作,通過自主研發和與科研院所合作,已掌握煤粉(水煤漿)生產技術專利8項,還有一批專利技術正在申報中。目前還正在參與制定燃料水煤漿及氣化水煤漿國家標準,參與制定鍋爐用煤粉的國家標準,鑄造煤粉、高爐噴吹煤粉的行業標準。公司所屬的神木水煤漿廠設計生產能力200萬噸,2012年9月份一期年產50萬噸生產線建成開始試生產,主要產品包括不同粒度的精細煤粉和高濃度水煤漿,有效地延長了公司產業鏈條,使陜煤集團由單一的煤炭開采商轉變為煤炭產品的生產銷售商。
以城市和工業園區集中供熱為帶動,進軍熱力供應行業。
城市及工業園區集中供熱是節能、環保的重要途徑,是城市現代化的主要基礎設施之一,為城市及工業園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和基礎設施,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根據有關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3400.5億元,同比下降14.6%;然而,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4.1%。
新型能源公司瞄準市場需要,主動進入城市及工業園區集中供熱市場,提高盈利能力。旗下的咸陽熱能動力中心于2013年3月工程正式開工建設,2014年1月27日,35噸/小時鍋爐竣工點火。二期竣工后,將服務用汽企業近20家,用汽量110蒸噸/小時。預計2014年下半年完成蒸汽銷售66192噸,實現銷售收入1673.2萬元,實現利潤300萬元。
以鍋爐環保節能改造為帶動,拓寬煤粉產品銷售渠道。
新型環保煤粉鍋爐技術是一種以“煤粉燃燒技術”為核心的先進工業鍋爐換代技術,應用該項技術可有效提高鍋爐燃燒效率,降低運行成本,其能源利用效率之高、污染物排放之少,不亞于天然氣。
該公司以張家峁礦業公司鍋爐改造為試點,通過環保節能改造,將煤炭燃燒效率提高了25%,達到98%;熱效率提高了20%,達到了88%左右,各項廢氣排放均達到了國家標準。改造后,同樣熱量節省燃煤一半,每年節約原煤約12000噸,節省費用60萬元;每天可節約用電 1200度,一個采暖季可節約用電 21600度,節約費用10.8萬元;節省了人力,原有鍋爐運行需12人,改造后只需6人就能有效運行。
以煤炭洗選加工為帶動,改善煤炭產品供應結構。
洗選加工是潔凈煤技術的基礎,通過洗選加工排除煤中矸石、黃鐵礦和雜質,穩定煤炭產品質量,提高燃燒效率,減少煤塵和SO2排放,同時可以調整產品結構,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為煤炭的深加工提供優質原料。
公司計劃依托陜北能源基地優質煤炭資源,采取建設、承包運營等方式,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和工藝,推進現代化選煤廠建設,提高運行管理水平,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正在洽談一家煤炭洗選加工廠,承運后,將成為拉動公司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新型能源公司以“奉獻綠色能源,建設美麗中國”為愿景,居安思危,超前思考,力爭通過自身努力,在環保壓力和能源結構制約的影響下,探索新的煤炭供應和利用方式,帶來能源結構的新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