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潞安集團常村礦:“7+3”模式探尋集約高效生產新途徑
山西潞安集團常村礦:“7+3”模式探尋集約高效生產新途徑

文章來源:山西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5-04-14
面對煤炭市場持續疲軟的困境,山西潞安集團常村礦立足礦井發展實際,探尋出“7+3”生產組織新模式,初顯成效。
近期,煤炭銷售市場繼續走低并在短期內不會有所改變,銷售的變化帶來倉位的變化,地面和井下均出現了頂倉現象。高倉位變化帶來的是頻繁停復產,使安全管理、非正規作業環節數量增加,生產效率出現高低變化等問題。在此種情況下,常村礦主動適應新常態、運用新常態和引領新常態,探索新的“7+3”生產組織方式并試運行。
“7+3”生產模式就是三個綜采隊在十個工作日里,七天實行分線生產,三天進行集中生產。一個綜采隊所在的生產區域停下來以后,其他兩個隊就要在生產上達到飽和程度,充分發揮人員和設備最大的潛力,使得開機率、錯機頭錯機尾的時間等各個系統方面都要設法做到精益化、精細化,最終實現集約化生產。
通過對原“三區”模式和“7+3”生產模式的對比分析,“7+3”生產模式全天平均開機率提高了22.7%,全天平均高效提高了21.9%,新的生產模式已初顯成效,探索出了一條集約高效生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