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機場國際貨航網絡基本成型22條貨運航線聯通亞歐美
河南鄭州機場國際貨航網絡基本成型22條貨運航線聯通亞歐美

文章來源:河南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5-04-24
一條直線距離僅3600米的跑道,讓地處內陸的河南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起了越來越緊密的聯系。4月20日,記者從河南機場集團獲悉,目前,鄭州機場飛往亞、歐、美三洲各個國家的貨運航線達到22條,國際貨運航線網絡基本成型。
“作為不沿邊、不靠海、沒有本土航空公司支撐、缺乏航空運輸資源的典型內陸機場,鄭州機場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鄭州道路’。”河南機場集團總經理楊獻波說,經過三年發展,河南機場集團客貨運輸的質量和結構發生了可喜變化。2014年,鄭州機場國際和地區貨郵吞吐量同比增長82%,占貨郵總量的55%,國際和地區貨郵量已超過國內貨郵量,全貨機承運的貨郵量已占主導地位。
而機場全貨機運營的“得意之作”,非“鄭州―盧森堡”貨運航線莫屬。目前借助該航線,從鄭州機場發往歐洲的貨物已輻射至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芬蘭、比利時等重要區域。僅僅是抓住了盧貨航這個“牛鼻子”,由此延伸出來的產業鏈條就全盤皆活:2015年1月,雙方合作的“新鮮盧森堡”項目把首批歐洲的奶粉、干紅、申根酒莊好酒、德國啤酒等空運到鄭州;接下來的“新鮮中國”等商貿項目,也將把河南省大量的優質產品銷售到歐洲市場……
“河南省借助盧森堡樞紐為鄭州機場航空貨運配套地面分撥和倉儲服務,增強對歐洲貨運市場的輻射能力,完善鄭州機場國際航線網絡,提升了自身在國際貨運領域的競爭力。”在楊獻波看來,鄭盧“雙樞紐”的輪輻式網絡已然初具規模,成為“貨運為先、以貨帶客,國際為先、以外帶內”的生動實踐。
鄭州機場貨運的快速發展,使河南省融入世界的步伐明顯加快。3月28日,國家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文件中明確表述,支持鄭州、西安等內陸城市建設航空港、國際陸港,深化與沿線國家的產業合作。省社科院副院長谷建全認為:“‘一帶一路’不是獨奏曲,而是沿線國家節點城市的大合唱,大開放、大交流、大融合,將給沿線各國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當前,遇上“一帶一路”這個大機遇,鄭州機場進入又一個發展黃金期,一系列的優化河南臨空經濟發展環境的舉措將相繼推出。2015年年底,鄭州機場二期工程也將建成投入使用,屆時,鄭州機場將成為國內為數不多擁有雙跑道、雙航站樓的樞紐機場。根據計劃,2015年機場的貨郵吞吐量將突破50萬噸,躋身國際一流貨運樞紐機場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