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能源棗礦集團“六個體系”完善持續深化內部市場化管理
山東能源棗礦集團“六個體系”完善持續深化內部市場化管理

文章來源:山東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5-09-02
今年以來,山東能源棗礦集團以穩定經濟效益為中心,以推行內部市場化運作為主體,緊緊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全年預算目標,創新企業內控機制,完善“六個體系”建設,確保企業內部市場的規范運作,提升經濟運行質量。
一、完善組織管理體系。按照四級市場主體管理模式,到基層區隊成立以黨政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內部市場化領導小組,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定期召開會議,制訂相關的管理制度,平衡解決工作中的問題,持續規范內部市場化運作行為。
二、完善市場價格體系。按照內部市場主體運營交易結算的需要,建立健全內部市場價格體系,制訂了《內部市場交易客體價格目錄》,編制了《內部市場化運營通用價格手冊》,以市場價、集團公司定價和由各礦統一核定的價格為準,并根據結算需要,動態完善和補充。
三、完善核算體系。按照礦井構建的內部市場主體交易架構體系和保證四個層級市場主體的交易結算,搭建四級結算平臺,并組建了四級結算中心,由每一層級的結算中心主管結算考核部門對本級市場主體的工作量、各種耗費、安全質量獎罰,按照交易的各類市場客體的相應價格、數量和考核辦法進行結算。
四、完善計量、監測體系。按照內部市場主體之間對交易客體結算的度量和質量要求,構建包括材料、設備物資、電力、水力、煤氣、蒸汽以及工作量的計量和質量檢測體系,做好市場客體的計量、質量檢測結果數據提供,同時保證計量儀器、檢測工具準確性。
五、完善包保體系。按照市場主體,逐級建立了分為礦、基層區隊、班組三個層次的內部市場化運營責任包保體系,根據分工,由相應負責人進行包保,確保各級市場主體運營規范、考核精準、成本管控到位、市場分配激勵到位。
六、完善市場分析評價體系。對照年度盈虧、成本預算目標和月度生產、銷售目標,從收入、支出兩個方面,按照收入構成要素和成本費用要素,結合生產、銷售實際,對礦井預算目標完成情況進行差異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