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四大投資控股集團撐起發展藍天
湖北宜昌四大投資控股集團撐起發展藍天

文章來源:湖北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6-08-23
面對資金短缺,融資困難,宜昌市委、市政府把搭建投融資平臺,實施資本營運作為破解融資難重要途徑,組建四大投資控股集團,累計融資822.03億元,同時創建三峽產業引導基金,吸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400億元,撬動市級產業投資2000多億元,有效推進市政建設和企業重大項目建設。
為建立以市場為主體的舉債融資機制,剝離融資公司政府融資功能,解決原投融資公司資產規模偏小、融資能力不強等問題,宜昌于2014年對原7家投融資公司進行整合,組建宜昌城市建設投資控股集團、宜昌國有資本投資控股集團、宜昌高新產業投資控股集團、宜昌交通旅游產業發展集團,構建了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分工明確、主業突出、運營規范的國有資本營運體系。并分別瞄準城市建設、工業發展、高新產業、交通旅游四個投資方向開展投資經營活動,實現了原單純的政府性投融資平臺向投資、融資和以增強自我“造血”功能為主的實體產業轉型。
以投資建設宜昌新區、三峽樞紐港新區基礎設施、城市棚戶區改造和安置房建設為主導的城市建設投資控股集團多種方式融資,僅今年上半年就達180多億元,構建 “4+X”業務板塊,發展實力不斷增強,承建至喜長江大橋實現通車營運,規劃館、博物館、奧體中心等一批重點工程穩步推進。
擔負工業與新興產業投資、金融服務業投資、工程項目建設與管理等八大核心業務的宜昌國投集團,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通過科學營運國有資本,實現產業投資、項目建設、資產經營三大突破。以基金、擔保、投資促進產業發展突破。為推進精細化工、食品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升級,促進投資機構和社會資本進入產業投資領域,去年10月,國投集團爭取相關政策扶持,設立50億元規模的三峽產業引導投資基金,通過科學運作吸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400億元,撬動市級產業投資2000億元以上。國投集團所屬的夷陵國資公司科學運作應急周轉金,僅去年就為9家銀行、136家中小企業、發放332筆資金,提供應急周轉資金50億元。既緩解了企業融資難和轉貸難問題,也為銀行提供了安全的放貸通道。面對眾多的投資項目,投融資集團科學分析,嚴格篩選,今年元月與軍工企業凌云科技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創建世界一流的夾層結構制件生產基地和中國最先進的芳綸蜂窩芯材生產基地,構建國家級復合材料戰略性和立體式產業集群,打造百億航空復合材料基地。一個全新的高科技項目,將助推投融資公司向以增強“造血”功能為主的實體產業轉型。
打造設施一流、功能完備的市委黨校、青少年活動基地和老年大學是宜昌重點項目工程,國投集團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預計今年9月底,市委黨校新校區、老年大學、青少年活動基地將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參與建設的宜昌三峽保稅物流中心,已正式封關運行,預期將輻射鄂西、渝東、湘西、陜南等地區,成為水運、公路、鐵路、航空等多式聯運的現代化物流園區。
資產質量不好、歷史包袱太重,一直制約著企業的改革與發展。國投公司所屬的夷陵國資公司,大膽探索“不良債權打包處置”創建了“政府協調、公司承接、市場運作”的打包收購和處置不良貸款債權的“宜昌模式”。截止目前,先后與華融、信達、長城、東方等4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簽訂了8個不良貸款債權轉讓合同債權打包總量達到220億元以上,累計幫助企業化解債務近200億元,實現了“打包不虧損,資產不流失”的目的,其做法被作為全省國企改革經驗交流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