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廣西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7-03-03
今年以來,廣西農信社在經濟金融“新常態”下持續保持快速發展,截至2017年1月末,各項貸款余額4180億元,比年初增加64億元,增長1.55%,信貸總量繼續擴大,有效提高了農村金融服務普惠度,為廣西“三農”和經濟社會建設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一是持續加大農戶貸款投放。結合當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產業化、規模化程度和信用環境,優化農村小額信貸期限、利率、額度等要素,適當調整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額度,主動適應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金融服務需求。切實加大農戶貸款投放,持續提高農戶貸款需求滿足率和覆蓋面。
二是持續加大對廣西特色農業和優質產業的金融支持。積極支持廣西10+3特色產業提升行動,做好廣西農業特色產業金融服務工作。研究出臺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管理辦法,支持農業適度規模化經營。加大對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經營主體、基礎設施、產品深加工、物流等信貸支持力度,努力打造綠色農業、循環農業、特色農業和品牌農業,助力廣西農業提質增效。
三是加大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加大對自治區、地級市和縣(市、區)政府統籌推進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服務交通、能源、水利、碼頭、節能環保等重大基建項目,以及電子、糧油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生物、文化旅游、健康養生等重點產業項目。積極支持區內重點支柱產業和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支持傳統產業升級,服務推動鋁、糖、機械、鋼鐵44等產業“二次創業”。重點支持自治區和地級市本級政府發起的、納入國家或當地重點建設項目規劃、社會效益良好的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類項目。
四是加大扶貧小額信貸精準投放。圍繞自治區、各市(縣)的2017年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積極加大對有發展項目、有貸款需求、有還款能力、講誠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支持力度,支持貧困戶貸款通過合作或委托經營方式,參與產業發展,實現可持續增收。通過農民自建房按揭貸款(安居貸產品),加大對生態移民易地搬遷的信貸支持力度;通過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等產品,支持生態移民在搬遷地發展地方特色生態經濟,實現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