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港航集團“以電代油” 守護一江碧水
安徽省港航集團“以電代油” 守護一江碧水

文章來源:安徽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3-09-21
千帆競發逐浪高,八百里皖江水運興。
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的引領下,長江安徽段港口通過“以電代油”發展綠色航運、智慧化船舶污染物監管治理、入河排污口整治等措施,加快推動綠色轉型,守護長江安徽段一江碧水。
岸電上船 靠港停泊“零油耗”
為保障岸電供應,國網安慶供電公司對長江安慶段5個重點碼頭開展了港口岸電工程建設,累計投資建設7套63安的低壓岸電樁,總容量280千瓦。通過“以電代油”,船舶在停泊期間“零排放、零油耗、零噪音”,實現了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據統計,截至2023年上半年,長江安慶段17座碼頭,共建設岸電設備29套,僅今年1月至7月,岸電用電量就達22萬千瓦時,減少燃油消耗46.2噸,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3噸,保護了長江岸線生態環境,保障了黃金水道向“綠”而行。長江安慶段是長江安徽段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據安徽省港航集團有限公司統計,今年上半年,長江安徽段各港口水運需求快速回升,完成貨物吞吐量2.56億噸,同比增長8.09%?!耙噪姶汀钡木G色航運模式正在成為長江安徽段各港口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
掃碼監測 污物處置“全透明”
距離慈湖港約30公里的馬鞍山鄭蒲港,位于長江馬鞍山段左岸,擁有9.5公里的深水岸線,是安徽省江北唯一的萬噸級深水港口。
目前,只需用手機分別在碼頭的污水和垃圾處理接收設備屏幕上掃一掃,污染物完成回收后,平臺便可自動錄入船舶信息、生活垃圾和污水的計量數據。
智慧化監管,正守護著皖江碧水。港口配備了具有自動計量裝置的船舶污染物智能接收設施,并通過第三方有資質的轉運處置單位定期處置污染物。通過“船e行”App,掃描接收設施上的二維碼,可以自動識別船名等船舶信息。船員掃碼交付船舶生活污水、油污水后,船舶污染物接收設施可實現自動計量,并將數據自動上傳到“船e行”平臺,平臺還可在線監測船舶污染物投放頻率、出具電子接收證明等。最終,這些數據信息還將上傳至長江干線船舶水污染聯合監管與服務信息系統,實現聯網動態監測。
岸電設施方面,馬鞍山市港口已實現全覆蓋,但還存在部分散裝貨船接電裝置老舊,接插件不符合現行接口標準等問題,難以滿足船舶靠港使用需求。國網馬鞍山供電公司正在聯合市港航局開展運輸船舶岸電系統受電設施改造,截至目前,已累計改造船舶552艘,其中,1200總噸以上貨船356艘、600—1200總噸貨船172艘、“海進江”貨船24艘。
源頭管控 綜合治理顯成效
綠色、智慧、高效的港口高質量發展新模式在長江安徽段全域逐漸形成。在銅陵市港口碼頭,數字科技治超系統啟動運行,立足從源頭源尾治理貨運車輛超限超載等問題,將全市沿江14個碼頭共20個出口地磅稱重數據和視頻圖像接入省市治超聯網平臺,規范車輛運輸行為,智慧統計港口吞吐量,防治港口及大氣污染。蕪湖港船舶污染物智慧協同創新中心于2022年5月正式投入運營,實現蕪湖港轄區船舶污染物集中上岸“一站式”轉運服務以及接收、轉運及處置全覆蓋,助力污染物交付更便捷高效。
近年來,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聯動相關部門,加快布局港口岸電設施,已在72個客貨運碼頭建成232個泊位岸電系統,迄今船舶充電量達71.58萬千瓦時,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710噸。安徽省港航集團有限公司所屬港口共建設岸電箱160套,2020年以來,累計為36116艘船舶提供岸電125.6萬千瓦時。所屬港口累計建成船舶生活垃圾接收設施99套、生活污水收集設施40套、油污水收集設施25套。2020年以來,各港口共接收轉運船舶生活垃圾225.16噸、生活污水9576.18立方米,含油污水78.93立方米。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