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墾傾力打造設施農業 戈壁“甘味”迎來逆襲
甘肅農墾傾力打造設施農業 戈壁“甘味”迎來逆襲

文章來源:甘肅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3-11-02
礫石、沙土、缺水、荒涼……說到甘肅河西的戈壁灘,似乎這些毫無生機的詞語才是它的“標配”,如果是讓你把它和“菜籃子”“鮮嫩水靈”“四季常鮮”聯系在一起呢?在戈壁灘上發展農業,孕育“甘味”,會有什么樣的結果。
近年來,甘肅不斷加大對于設施農業的探索和投入,截至今年,40萬畝的戈壁設施農業已經讓河西的戈壁灘變成“商品糧基地”、“瓜果基地”和“蔬菜產區”,出產的蔬菜、瓜果遠銷北上廣和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市場。培育出的一批品牌,也成功助推“甘味”品牌連續兩年蟬聯中國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影響力指數百強榜首。
探索戈壁“甘味”的無數種可能
2023年6月,在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推進會上,甘肅相關負責人發言提到,甘肅現有40萬畝戈壁設施農業,從產量的角度測算,相當于增加了近100萬畝農田,全產業鏈產值超過200億元。
缺水干旱的河西走廊,有著豐富的光熱資源、大量未利用的戈壁荒灘以及較少的病蟲害等優勢,這也使它成為發展戈壁設施農業最為理想的地區。
近年來,甘肅抓住這些優勢,推廣高效節水技術、優化種植結構,同時利用高標準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重構了作物生長環境,突破了傳統農業對水、土等自然條件的高度依賴,走出了一條具有甘肅特色的戈壁農業開發利用道路。
以戈壁設施農業為主導產業,甘肅省成功申報創建國家設施蔬菜產業集群項目,近兩年集中建成蔬菜育種中心7個,千畝以上生產基地28個,各類加工等生產線11條。河西五市15個縣區、58個鄉鎮的20多萬農戶通過發展蔬菜和相關產業,每年增收20億元以上。
截至2020年,全省累計認證蔬菜“甘味”區域公用品牌9個、企業品牌11個,“蘭州高原夏菜”已成為全國知名區域品牌。通過實施“名牌戰略”,“金昌高原夏菜”“金張掖高原夏菜”等地方知名品牌產量逐年增加,品牌優勢不斷凸顯,已經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成功助推“甘味”榮獲消費者喜愛的中國品牌。
不僅如此,河西地區設施農業的生產領域也在不斷拓展,瓜果、食用菌、花卉、中藥材及制種業等多個行業生機勃勃,打造出的“甘味”品牌也因為品質優良而熱銷北上廣。其中“酒泉味道”“戈壁雪潤”等一批品牌,成功助推“甘味”連續兩年蟬聯中國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影響力指數百強榜首。
讓戈壁“甘味”香飄更遠
“甘味”已回甘,如何讓戈壁“甘味”的香氣更濃烈、更厚重?甘肅堅持“寒旱農業-生態循環-綠色產品-甘味品牌”發展路子,全面實施“甘味”品牌營銷戰略,如今“甘味”系列品牌知名度持續提升,已經成為全國具有相當影響力的省級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
武威立足資源稟賦,推動種養業的循環發展,百億級河西走廊黃金奶源基地已漸具雛形。民勤肉羊、天祝白牦牛等5個農產品,“騰盛港蔬”“一年一穗”等37個企業商標分別列入“甘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商標品牌名錄;
張掖市將自己打造成全國知名、西北一流現代寒旱特色農業高地,著力培育玉米制種、綠色蔬菜、張掖肉牛、優質奶業、戈壁節水生態農業5個“百億級”產業集群。“甘州娃娃菜”“民樂紫皮大蒜”等4個產品入選“甘味”區域公用品牌目錄,“發年鑫鼎”“康翠蔬菜”等20個產品入選“甘味”企業商標品牌目錄;
截至去年,酒泉市以日光溫室、鋼架大棚為主的戈壁生態設施農業面積達17.6萬畝,占全省戈壁生態設施農業面積的44%,實現了主要果蔬四季生產、周年供應。于是,甜美的葡萄、清甜的番茄、酸爽的李廣杏、醇香的蜜瓜……一系列酒泉“甘味”香氣四溢,贏得了消費者的心;
海拔高、水質優良的金昌市利用自身優勢,培育了“永昌胡蘿卜”、“敦種金從玉”蔬菜等15個“甘味”農產品品牌,其中“永昌胡蘿卜”“金川紅辣椒”為代表的優質蔬菜已暢銷東南亞和全國市場;
嘉峪關市調優產業結構,構建以精細蔬菜、現代畜牧、經濟林果、休閑農業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推進品牌建設,申報認證綠色農產品,“紫軒”等特色產品入選“甘味”品牌。
甘肅省土地面積廣闊、可用面積卻十分稀少,這就要向戈壁沙漠要綠色、要效益。而河西各市通過設施農業帶來的變化,不僅讓戈壁灘和大漠變成了菜園、果園,壯大了“甘味”的品牌陣容,同時也成為鞏固扶貧成果,增加農民收入最有效的渠道之一。
喚醒荒涼,打造希望。讓戈壁荒灘變成“金山銀山”,河西“甘味”的逆襲之路已正式開啟。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