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地方掃描 > 正文
        四川省成都市國資委多措并舉激活國企科技創新“動力源”

        文章來源:四川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4-01-03

          近年來,四川省成都市國資委大力提升市屬國企科技創新能力,以“加減乘除”組合拳,激活科技創新“動力源”,跑出新質生產力“加速度”。截至目前,培育國家及省級高新技術企業45個、專精特新企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35個,打造科技創新平臺69個,組建科創投資基金、成果轉化基金等81支,投資科技型企業400余家,推進重大科研項目55項、研發經費投入較“十四五”初期增長3倍,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在培育科創主體上“做加法”,厚植新質生產力

          按照現代產業規律和組織機理,瞄準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前沿,聚焦產業鏈供應鏈重點方向和關鍵領域,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數智產業,服務高質量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一是做強創新主體。整合大數據資源,組建成都數據集團,縱向做深數據資產運營服務,橫向做寬數據基礎設施、數字治理、數字生活板塊,承擔成都超算中心、成都市政務云等多個重點項目,成功入圍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范企業”。整合國有創投資源,組建注冊資本金為100億元的成都科技創新投資集團,圍繞集成電路、智能終端等重點領域,先后投資項目345個、助推企業上市22家、招引全球首批高世代AMOLED生產線和全球首條TFT基Micro-LED生產線項目。成都軌道集團智慧乘客服務應用場景、成都交投集團智慧停車應用場景,分別入圍國務院國資委數字場景創新專業賽二等獎、三等獎。二是做優基金體系。組建科創投資基金、成果轉化基金、產業鏈子基金等,以“基金+”模式賦能科技創新,搶先布局集成電路、航空發動機等制造業重點產業鏈,投資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及潛在獨角獸企業160余家。組建20億元規模成都天使母基金,成功招引海光信息、中航無人機等高能級項目,構建形成“直接投資+基金投資+增值服務”的全生命周期投資業務體系。三是做實數字化轉型。搶抓“東數西算”戰略機遇,超前建設運營全球算力前10的國家超算成都中心,構建“算力+算法+數據”應用生態,為裝備制造等30個領域提供算力服務。拓展國資國企與數字經濟相互融合的廣度和深度,促進成都智算中心發揮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作用,推動成都城投集團建成物聯感知運行平臺、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平臺,匯聚物聯數據150億條,共享18億條,為近60個城市智慧治理場景應用提供賦能支撐。

          在降低科創成本上“做減法”,整體提升質量效率

          瞄準打造培育高端高質高新產業,堅持向上突破向外突圍推進科技創新,聚焦成本管理,多方共謀減負“連環招”,突破供給約束,全力打好增資“組合拳”,助力科創企業“輕裝上陣”。一是借外力加大信貸投放。引導金融活水“精準滴灌”,錦泰保險公司創新“高新技術企業財產綜合險”“關鍵研發設備險”等產品,為企業創新提供風險保障39.19億元。成都銀行推出“科創貸”“成長貸”等產品,為近3000戶企業提供超260億元優惠信貸,作為唯一銀行類機構獲評四川省首批“科技金融創新基地”。成都農商銀行創新“科技初創貸”“專精特新貸”等產品,服務科創企業882戶,貸款余額121億元。二是挖內力實現提質增效。強化市屬國企“核心主業+培育主業”管理,動態優化一級企業主業范圍,引導企業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健全“市國資委評價+市屬國企評價+第三方機構評價”的“三位一體”后評價機制,引導企業對項目投資全面復盤,以“精準”評價促進企業全面“體檢”,以評促優。加大科技創新考核力度,強化成果運用,以考核結果倒逼企業提效益、提能力。三是集合力降低創新成本。圍繞國資經營評價,構建包含創新轉型等六大維度的評價指標體系,落實將研發費用視同利潤加回等支持政策,指導創新主體用好用足“加計扣除”優惠支持。探索多元化的研發投入機制,拓寬研發經費投入渠道,多措并舉降低市屬企業研發成本,推動48家企業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或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

          在搭建科創平臺上勤“做乘法”,全面放大協同效應

          鏈接科創資源,建立創新平臺,打造創新高地,打通從基礎研究到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產業化創新鏈條,共建創新聯合體、點燃驅動新引擎。一是搭建多元研發平臺。加強對市屬企業建立研發平臺統籌規劃,先后設立了成都國資研究院、成都軌道交通產業技術研究院、成都興城雙碳研究院等,積極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成都交子金控集團聚焦“區塊鏈”技術研發,積極構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移轉化+產業化發展”全鏈條創新機制,參與制定行業標準30余項,學術成果200余項,榮獲科技進步獎勵近20項。二是組建高端創新平臺。以“鏈主企業+”“高校院所+”模式,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四川大學等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關系,共建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創新產業園、川大技轉等創新轉化平臺。指導成都產業集團、成都環境集團等與高校院所深化合作,建設華西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等42個創新平臺,形成國家部級科技獎項成果、國家重點研發項目81項、專利1544項。三是共建成果轉化平臺。引導成都產業集團集聚創新資源要素,打造成都市技術轉移聯盟,構建“一站式”技術轉移中介服務網絡,助力平臺原創成果既能“沿途下蛋”又能“過程孵化”。推動成都軌道集團聯合西南交大組建成都軌道交通產業技術研究院,累計開展研發項目32項,獲得專利34項。其中,軌道智能巡檢、弓網監測體系等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創新成果獎16項。

          在打通科創堵點上勇“做除法”,充分激發內生動力

          探索構建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為導向的創新制度保障、人才隊伍和容錯免責機制,破解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營造鼓勵探索、寬容失敗、開放包容的創新生態。一是健全創新制度體系。用好股權、分紅、項目跟投、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享等激勵工具,鼓勵市屬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和研發投入。指導成都興城集團、成都環境集團等出臺《科技創新管理制度》《科研項目管理辦法》《技術成果轉化管理制度》等近60項,構建服務科技創新制度體系。二是強化創新要素保障。健全管理序列與技術序列相結合的職業發展“雙通道”,推動企業加大卓越工程師、高水平創新團隊引育力度,根據行業需求柔性引才用才,大幅提升企業科研人員占比。綜合運用股權投資、基金投資等方式,支持初創項目200余項,投入資金8億多元,引導資本投入30億元以上。三是完善創新容錯機制。出臺科創“20條”專項支持政策,明確企業經營業績考核中研發投入強度要求,實現與企業領導薪酬掛鉤。正確處理容錯免責與追責問責的關系,健全科技創新容錯機制,完善市屬企業經營投資盡職合規免責事項清單,支持國有創投機構建立盡職免責機制,以容錯機制釋放創新活力。

        【責任編輯:語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免费一区|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高清无码视频直接看| 视频二区中文字幕| 好硬~好爽~别进去~动态图, 69式真人无码视频免 |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天堂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软件|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 日韩AV无码不卡网站 |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电影大全免费版|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性无码专区一色吊丝中文字幕| 国产乱人伦Av在线无码|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 中文无码喷潮在线播放| 久久丝袜精品中文字幕|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人妻|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国产|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未满十八18禁止免费无码网站| 人禽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