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屬國企經濟運行持續向好
2023年湖北省屬國企經濟運行持續向好

文章來源:湖北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4-02-02
2023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湖北省屬國企加壓奮進、克難攻堅,全力以赴穩增長、提質效、促改革,生產經營穩中有進,發展質效穩步提升,主要經營指標保持高速增長。2023年底,湖北省屬國企資產總額同比增長19.14%,全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9.69%,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7.16%。
服務全省戰略見行見效。湖北省屬企業聚焦產業鏈供應鏈薄弱環節,加強與頭部企業合作,組建長江汽車供應鏈公司、九州醫藥供應鏈公司、長江船舶供應鏈公司等一批國資主導的市場化、功能化供應鏈平臺。圍繞打造新時代“九州通衢”,大力發展鐵水公空多式聯運,全力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湖北交投集團積極服務“三大都市圈”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實施“6橋24路”項目,支撐全省公路水路投資增速位列中部第1,推動全省交通結構由“Y”型升級為“△”型。湖北鐵路集團大力推進鐵路項目投資建設,武鄂黃黃城際鐵路實現公交化運營。湖北港口集團中歐班列發行列數重回全國第一方陣,武漢港吞吐量穩居長江中上游第1。武漢天河機場起降航班架次、國際旅客吞吐量、中轉旅客吞吐量實現“三個中部第1”,全球第四個、亞洲首個專業貨運機場——鄂州花湖機場全面運行。湖北銀行緊緊圍繞全省“三高地、兩基地”建設和重點產業鏈等重點領域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信貸投放完成全年計劃的119%。長江財險積極服務鄉村振興,先后為14.1萬戶農民提供風險保障。湖北省農擔公司推動特色產業貸、供應鏈貸等產品擴規增量,在保余額同比增長34%,增長率在全國省級農擔公司排位第3。
國企改革不斷深化提升。研究出臺《湖北省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明確30項改革任務、5張任務清單、83項重點項目,提出11項創新舉措。扎實推進湖北武漢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試驗,在盤活存量國有土地、打造科技創新聯合攻關體、央企與地方國企共同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湖北改革樣本。持續深化市場化選人用人,深入推進“公開競聘”“組閣競聘”“揭榜掛帥”,出臺《關于推進省屬企業中長期激勵的實施意見》,明確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跟投機制等16種激勵方式,充分激發企業內生活力。湖北聯投集團“1+N自行組閣”等9個案例入選國務院國企改革辦典型案例。湖北宏泰集團積極推動中碳登建設,湖北區域碳市場2023年交易量躍居試點碳市場首位。中南建院牽頭成立國內首個無圖數字建造聯盟、湖北省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引領行業數字革命。
創新發展動能加速釋放。出臺《關于鼓勵和支持省屬企業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工作的若干舉措》,在業績考核、中長期激勵、工資總額等方面“能給盡給、應給盡給”。設立楚天鳳鳴科創天使基金,加快培育打造一批高水平創新研發平臺和市場主體。湖北省屬企業圍繞五大優勢產業、九大特色新興產業,積極開辟新的產業“賽道”,投資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長江產業集團領銜建設江夏實驗室,打造生命健康科技創新策源地。湖北文旅集團積極打造數字化服務平臺,重點開發打造全省中小學研學平臺、省頤養集合智慧養老平臺、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一部手機游湖北”和“鄂體通”智慧體育服務平臺。湖北農發集團加大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力度,與省農科院聯合開發“谷維素”高附加值產品,與洪山實驗室合作建設種豬基地,與武漢輕工大學聯合組建良種牛聯合創新中心。
國資監管效能日益提升。研究制定省屬國資國企監管負面清單,明確監管“紅線”。出臺《省屬企業負責人年度經營業績考核方案》等五項配套制度,一企一策優化省屬企業考核指標設置。在全國率先成體系推動出資人監督與其他各類監督統籌銜接、有機貫通,與省紀委監委部門、審計部門聯合出臺《監督貫通協同工作辦法》《關于加強審計監督與國資監管貫通協作工作辦法》,進一步打通監督壁壘,形成監督合力。建立聯系服務企業工作制度,用心用情用力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解決了一批制約改革發展的難題和歷史遺留問題。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