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工程!華建集團聯合原創設計東方樞紐上海東站
超級工程!華建集團聯合原創設計東方樞紐上海東站

文章來源:上海市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4-03-22
旨在打造新時代國際開放門戶樞紐新標桿的東方樞紐,是事關國家戰略實施和上海長遠發展的重大工程。東方樞紐上海東站站場區地下工程、地上工程勘察設計一體化由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華建集團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株式會社日本設計、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中標。華建集團華東院承擔了站場區地下工程與地上工程的站房工程、站房相關工程及上蓋開發的整體效果控制等工作。
東方樞紐上海東站站場區地上工程項目位于浦東新區祝橋鎮,總用地面積約0.37平方公里,建筑面積74.36萬平方米。上海東站是集航空、高鐵、市域鐵路、地鐵等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的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也是繼虹橋樞紐之后,上海市又一個超級門戶樞紐。站場總規模14臺30線,在高鐵場站部分主要連通滬通、滬乍杭通道,并可銜接滬蘇湖、滬杭等方向;在市域場站部分引入機場聯絡線、南匯支線(兩港快線)、預留東西聯絡線。
上海東站將助力東方樞紐打造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第一站;建成為人才、物流、資金、技術以及信息等各類要素高度集聚的東方航空城;作為浦東新區中部地塊的發展引擎成為帶動片區經濟新的增長極。本項目按照“一個新標桿、兩個轉型引領、三個一體化、四個新應用”的要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水平建設,著力打造集中體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典范工程。
機制創新實踐路地聯合。鐵路與地方積極創新樞紐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合作新模式,共同將東方樞紐上海東站打造成為站場城高度融合的標志性工程、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示范區。
運營管理一體化。上海東站實現了國鐵和市域鐵協同制定的統一運營策略,結合國鐵與市域鐵路運營模式不同,采用“差異化、可兼容”的候乘模式。首次預留國鐵下線條件,增加運營方案的靈活性和可持續性。
綠色低碳、數字智慧轉型引領。在生態綠色轉型目標引領下,上海東站項目創新性提出打造國內首個超低能耗交通樞紐目標。站房采用光伏建構一體單元式屋蓋的鐵路站房,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整合了建筑立面美觀、機電一體化和綠色低碳等設計理念。高度集成的城市級數字底座建設,將整合各類城市數字資源,提供全面精準的支持。有機整合全要素網絡化的應急指揮平臺,實現實時監控和快速響應。
規劃建設一體化。東方樞紐上海東站在東方航空城中心區7平方公里的規劃范圍內實現了六大板塊的一體化規劃,實現高效的城市功能,協調整合資源利用。由路地合資公司統籌負責樞紐區域范圍內的規劃、建設、開發相關工作,有利于高效優質地推進上海東站建設。
空鐵一體化。東方樞紐航空客流規模達1.2億至1.4億人次/年,預計未來空鐵換乘規模為虹橋樞紐現狀的4倍左右。上海東站首次在鐵路客站樞紐內部引入“航空模塊”,實現了一個航站樓的完整功能,將空鐵換乘時間縮小到4分鐘,成為國內首個空鐵共構的綜合樞紐。航站樓內還設置空鐵物流系統,增加樞紐貨運能力,完善浦東樞紐整體功能。
交通設施一體整合、高效換乘。交通設施在紅線內部集約布置,一體化整合地鐵、路側捷運、區域軌道、公交、出租、長途、網約、小汽車等功能模塊,實現站場區交通設施的高度復合。樞紐內采用立體交通組織系統模式,通過高鐵與市域鐵路站場拉開的空隙,打造中央換乘城市中庭,地鐵、國鐵、市域、四大車場換乘空間在此交匯,實現站城地下、地面、地上各種交通方式高效換乘、便捷有序,提升綜合交通樞紐整體運行效率,換乘時長控制在5分鐘以內。
到站即中心。在功能上以“到站即中心”為原則,城市空間嵌入出發層與到達層,城市中庭、高架天街、上蓋開發等引入多種復合城市功能,通過設置特色商業打造各類人群聚集活力的慢行半室外街區,將車站打造成為功能豐富、業態多樣化、一站式服務的出行目的地。
高架天街緊密銜接站城。站房以外通過高架天街緊密銜接城市功能,跨過僅20米左右空中連廊銜接的西側站前區與南北兩側的上蓋開發區,集中設置酒店、辦公、會議、商業等高端服務功能,集約緊湊地塑造活力新中心。
首個咽喉區上蓋開發。上海東站實現了首次利用咽喉區進行上蓋開發,創新性采用人車分流設計,打造蓋板無車化、地面化體驗。上蓋總開發量達24萬平方米,提供酒店、辦公、會議、商業等高端城市服務功能,提升場地復合利用水平,實現綜合開發收益,豐富客站城市功能,打造活力交通樞紐。
高品質場所營造。借助站場城一體化的創新實踐,上海東站將成為連接“空、鐵、城、綠”的活力樞紐,實現站場城功能和空間的深度融合,打造高品質的站場城區域和百萬人活動目的地空間,成為區域活力激發器和助推城市升級發展的強力引擎。
在新的發展背景下,上海開啟了一城雙樞紐的時代,東方樞紐肩負了新的時代意義。東方樞紐是全面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浦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推進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建設的重大工程,對上海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