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礦集團以產促興助力新時期西部大開發
徐礦集團以產促興助力新時期西部大開發

文章來源:江蘇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4-05-16
近年來,徐礦集團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和發展大局,深入落實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立足企業資源稟賦、產業基礎、轉型實際,先后在新疆、內蒙古、陜西、甘肅等多個西部省份(自治區)成立企業21家,2023年上繳稅費20億元、帶動就業2000余人,為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生改善貢獻了積極力量。
產業建設促振興。加快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助力西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在新疆,擁有全資(控參股)生產經營型企業11家,資產總額150余億元,建成年產850萬噸的南疆最大井工煤礦——天山礦業公司,“5G智慧礦山”項目入選《2023年5G工廠名錄》;所屬夏闊坦礦業公司建成新疆首個薄煤層智能化工作面。在陜西,先后投資130多億元建設煤礦、煤化工、鐵路等煤電化一體化項目,建成中國煤炭工業首個第四代礦井——年產500萬噸的郭家河煤業公司,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礦井”“陜西省智能化示范礦井和雙重預防機制、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示范礦井”;所屬長青能化公司獲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連續7年躋身全國甲醇行業20強,成為寶雞市能源化工產業集群的龍頭企業。
能源保供惠民生。加快建設“風光氫儲”新型能源體系,提升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服務百姓用電需求。在內蒙古,以錫林郭勒盟—泰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蒙電送蘇”特高壓通道為依托,國內首臺百萬褐煤發電機組——烏拉蓋2*100萬千瓦機組項目完成總工程量的60%,白音華2*66萬千瓦機組項目加快建設,兩項工程投運后每年可向江蘇送電166億度,滿足660多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電量。在新疆,所屬阿克蘇熱電公司年發電量超過22億千瓦時,發電小時數突破5500小時,保障了南疆地區供電、供暖和供氣的大局穩定。在甘肅,所屬新安煤業公司攻克世界罕見軟巖難題,煤礦生產能力由90萬噸/年核增至150萬噸/年,成為甘肅首家實現產能核增的礦井,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改善生態美環境。大力推動傳統產業節能降碳改造,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筑牢西部地區生態安全屏障。在新疆,所屬哈密能源公司成功破解高礦化度礦井水綜合利用、高含鹽量土壤栽培、耐鹽植物選種等諸多難題,新建約1600畝高礦化度礦井水造林綠化項目,在戈壁上澆灌出了“幸福田”;所屬天山礦業公司在礦外戈壁荒灘鋪設灌溉管路超10萬米,填土造林1000畝、植樹20余萬株,實現了“沙漠變綠洲”。在陜西,所屬長青能化公司實施甲醇合成工藝尾氣回收等節能改造項目30余項,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萬噸;廠區綠化面積16萬平方米,栽種樹木5000余株,打造花園式工廠。在甘肅,所屬百貫溝煤業公司實施河道美化和矸石山綠化兩大工程,清理河道1千余米,處理污泥2萬立方米,綠化面積1.4萬平方米,實現了“黑河荒山”到“綠水青山”的轉變。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