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鄂黃黃”通道建設提速!湖北交投集團兩座長江大橋主塔同步封頂
“武鄂黃黃”通道建設提速!湖北交投集團兩座長江大橋主塔同步封頂

文章來源:湖北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4-05-31
近日,由湖北交投集團投資建設的雙柳長江大橋南岸主塔、燕磯長江大橋鄂州側主塔成功封頂,兩座長江大橋相繼進入上部結構施工階段,標志著“武鄂黃黃”城市群重要過江通道建設進入快車道。
雙柳長江大橋項目全長35.043公里,概算投資159.78億元,是湖北投資建設規模最大的長江大橋項目,也是目前長江上在建的最寬的鋼箱梁懸索橋。主橋采用雙塔單跨鋼箱梁懸索橋一跨過江,具有“跨度大、橋面寬、主塔高、材料新”四大特點。本次封頂的南岸主塔高度為212.8米,塔高處于國內同類型橋梁前列,施工采用智能筑塔機與部品鋼筋智能生產線,成功解決塔柱截面變化大、鋼筋復雜、超高混凝土泵送等難題。主纜鋼絲采用新型鋅鋁稀土合金鍍層鋼絲,同時在主纜內部注入光柵傳感元件,對主纜溫度、濕度、應力進行實時監測;主跨鋼箱梁采用熱U肋,減少加工時的初應力;且U肋采用新型摩擦型環槽鉚釘連接,增強了連接耐久性;邊跨100米采用了鋼-輕質超高性能混凝土組合,對于顯著降低結構自重,提高混凝土橋面板抗裂性能,減小橋梁吊裝施工難度具有重要意義。
燕磯長江大橋是世界最大跨徑四主纜懸索橋,也是世界首座不同垂度四主纜雙層鋼桁梁懸索橋。項目全長約26公里,大橋主跨1860米,上層為高速公路,下層為城市快速路。本次封頂的鄂州側主塔高度184米,壁厚是尋??玳L江大橋的2倍,位于襄樊-廣濟地質斷裂帶邊緣,其中8根樁基穿越斷裂帶。地質斷裂巖石帶具有軟硬不均的特點,在上部地層上打樁相當于在“豆腐上插筷子”,而下部地層打樁相當于在地底“切鋼片”。為攻克這種特殊地層樁基成孔難題,建設團隊使用了國內最大的SWDM1200型旋挖鉆,并研發出“混凝土回填造壁+超級旋挖鉆+特殊改制鉆頭”的分級鉆進工藝,最終成功攻克地質“攔路虎”,為大橋夯實了“底盤”。為保證施工品質,大橋還應用了國內首個混凝土生產全過程質量監控系統——“混凝土云工廠”,實時監測原材料入場進倉情況以及混凝土出廠溫度和性能指標參數,在大橋內部鋪設總長度達42公里的冷卻水管,使用智能溫控系統,嚴格控制混凝土從入模到澆筑的溫度,實現了主塔混凝土“0”開裂。通過自動布料機的兩條“機械臂”進行混凝土澆筑,大幅節省塔頂空間,降低筑塔機自身荷載,保障了混凝土澆筑的便捷性和施工的安全性。在湖北省首次使用鋼筋部品工藝,研制出專屬胎架,大幅提高安裝效率,提升鋼筋保護層合格率,減少作業人員安全風險,為大體積混凝土溫控防裂、降低安全施工風險創造有利條件。
雙柳長江大橋、燕磯長江大橋作為武鄂黃黃城市群重要過江通道,建成后,將串接新洲、鄂州和黃岡,有利于發揮交通先導支撐作用,強化武鄂黃黃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