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助力形成世界級活力灣區
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助力形成世界級活力灣區

文章來源:廣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4-07-03
6月30日15:00,國家重大工程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通車試運營。
深中通道是粵港澳大灣區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的戰略性通道,北距虎門大橋約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橋約31公里,是國高網G2518(深圳至廣西岑溪)跨珠江口的關鍵控制性工程,在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中具有重要地位。項目于2015年獲得工可批復,2017年獲得初步設計批復并開工建設,2024年6月16日通過交工驗收。
深中通道
400名建設者代表“返崗”先行體驗深中通道
參與深中通道項目的萬余名建設者來自天南海北,他們為了同一個夢想,相聚茫茫伶仃洋。歷經7年前期研究、7年艱辛建設,深中通道建設者用智慧鋪下了海底隧道的節節鋼殼,用匠心搭起了跨海大橋的條條纜索。
為表示感謝,通車當天中午,建設方安排8輛專車,接載近400名建設者代表及家屬,到深中通道提前感受這項偉大工程。
關鍵技術自主創新,為世界橋梁工程貢獻中國方案
深中通道建設團隊在建設過程中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和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秉承開放的胸懷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理念和技術成果,堅持關鍵技術自主創新,將創新主導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深中通道成功建成“1-3-5-10-10”高質量國之重器,即1個世界首例橋-島-隧-水下互通四位一體跨海集群工程、3個世界級標志性工程、5項突破引領性的“深中質量”、10項國際領先技術、10項世界首創重大裝備,特別是在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設計施工領域形成了原創性成果。
今年,國際隧協授予深中通道“全球隧道與地下工程領域50項標志性工程”稱號;深中大橋被國際橋梁大會授予“喬治·理查德森獎”,工程創新及品質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肯定。深中通道的創新成效引領了行業高質量發展,擴大了我國跨海集群工程建設的國際領先地位,為世界跨海通道工程貢獻了深中樣本、廣東經驗和中國方案。
深中通道深中大橋
串聯多個重大合作平臺,助力形成世界級活力灣區
灣區發展,交通先行。深中通道建成通車是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建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深中通道將與已建成的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虎門大橋等共同組成粵港澳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加快形成“一小時通勤圈”,為人民群眾提供更便捷舒適安全的出行體驗,營造“跨市無感”的生產生活環境,形成“民生幸福圈”。
深中通道開通后,串聯前海、南沙、橫琴、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聯通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兩廊”,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得以在粵港澳大灣區更加高效暢通地流動,將進一步點燃新質生產力的強勁引擎,助力形成世界級活力灣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產業創新資源對接共享,深化營商環境、文化旅游、民生事業、社會治理等各領域交流合作,在更大范圍內聯動構建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
作為廣東交通建設的主力軍,廣東交通集團正全面加快珠江口在建跨江跨海通道和粵東粵西粵北主通道擴容項目的建設,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發揮好交通基礎設施引領支撐保障作用。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