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水投集團創新舉措抓落實 激發水利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貴州水投集團創新舉措抓落實 激發水利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文章來源:貴州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4-08-07
貴州省水利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貴州水投集團)是貴州水利建設的主力軍,成立至今,在國家和貴州省水網建設總體布局下,始終致力于解決貴州省工程性缺水難題,立足流域整體和水資源空間均衡配置,圍繞構建“一核四區”大水網,全速推進骨干水源工程及配套管網建設和城鄉供水保障輸水網絡建設。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水業標兵”黨建品牌引領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助力促進水資源在時間層面實現跨期調節、以豐補枯,在空間層面實現跨區域調配、互濟,助推水資源承載能力與貴州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相適應。
破局·高峽出平湖
貴州水投集團認真貫徹落實《貴州省水網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將水網從“紙上”落到“地上”,從修建全省首個大型跨地區、跨流域長距離調水工程——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實現幾代貴州水利人“引烏江上游三岔河水潤澤黔中”的期盼開始,一直在黔貴大地馭水逐夢。以黔中水利樞紐工程為代表的骨干水源工程建設,為貴州跨區域調配水資源提供了先例,也掀開了貴州大水網建設的序幕。累計開工建設夾巖、馬嶺、黃家灣、鳳山、觀音、花灘子、宣威等大中小骨干水源工程479座,其中330余座水庫工程完成蓄水驗收,180余座水庫工程完成竣工驗收,建成輸水管線及渠道總長超4000公里,新增年供水能力近20億立方米。“一核四區”大水網格局已初具規模,為貴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水利支撐。
潤民·城鄉共飲放心水
作為貴州省水務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實施主體,貴州水投集團成立了水務公司、水務股份公司、區域公司,通過合資合作方式,加快推動全省原水、供水、污水處理、中水回用、智慧水務等產業一體化發展,以市場化運行、公司化發展的方式,探索加快形成城鄉水務協同發展新格局,推進“廠網一體、城鄉一體、供排一體、投融建管養一體”運行管理。成功與畢節市、黔南州合作推進市(州)水網及水務一體化,開展原水供應及供排水合作的縣(市、區)達到75個。接管180余座下閘蓄水骨干水源工程,建設運營管理400多座自來水廠,日供水量200多萬立方米,供水覆蓋近千萬人口。近百座水廠先后榮獲水利部、省級、市級或縣級頒發的“農村集中式供水衛生規范單位”稱號。
創新·數智賦能促發展
依托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強化科技創新賦能,實施科技強企戰略。結合工程實際,貴州水投集團建設了“夾巖水利樞紐數字孿生平臺”,并成為水利部數字孿生建設先行先試任務在貴州省唯一的水利工程試點。該數字孿生平臺,基本實現防洪調度、安全運行管理等業務功能,并在防汛中取得良好效果。為加快建設鳳山水庫工程,貴州水投集團通過部署電子沙盤和實體沙盤,加強工程的三維可視化管控,并開發應用大壩智能碾壓系統和混凝土生產監控系統,實現應用BIM技術、大壩混凝土施工仿真模擬等,大力推進工程建設智慧化管理。同時,編寫的《堆石混凝土拱壩技術規范》(DB52/T 1545—2020),填補了國內堆石混凝土筑壩技術的空白;出版了《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復雜地質深埋長隧洞關鍵技術與管理》專著,馬嶺工程實現了工程區域5G信號全覆蓋,成為貴州省第一個實現5G全覆蓋的水利工程;自主研發建設的“基于城鄉供水業務的智慧水務集中管控平臺”入選2021年水利部成熟水利科技成果推廣清單;自主研發建設的“水庫一張圖”信息管理與共享服務平臺,為水庫工程建設和聯合調度、綜合開發等提供了信息技術支持;自主研發的水庫運行調度一體化協同管理平臺,可將150座水庫納入統一防洪調度管理。從“源頭到龍頭”,貴州水投集團始終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為促進水利工程管理逐步從“人治”走向“數治”,實現高效運管提供了貴州經驗。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