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首次全覆蓋披露省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江蘇首次全覆蓋披露省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文章來源:江蘇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4-08-29
凝聚國資力量,彰顯責任擔當。8月26日,江蘇省國資委在寧召開發布會,首次全覆蓋披露《江蘇省屬企業2022—2023年社會責任報告》以及21戶省屬企業2023年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報告、14戶省屬企業控股上市公司2023年ESG報告。江蘇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5年,江蘇省屬企業累計完成關鍵領域投資約4000億元,在堅決履行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的同時,交出一份誠意滿滿的高質量答卷。
此次發布的報告從責任聚焦、創新引領、協調共進、綠色低碳、開放合作、共享繁榮6個方面,綜合展示省屬國資國企在黨的領導下,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頂梁柱”“壓艙石”的責任擔當,為全面強健江蘇經濟彈性和韌性作出的重要貢獻。
創新引領驅動轉型發展。江蘇省屬企業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2022—2023年,江蘇省屬企業主導或參與設立的各類科技創新基金總規模超185.38億元,江蘇省國資委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308項;截至2023年底,江蘇省屬企業牽頭建設省級創新平臺31個,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5家,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提供有力支撐。
協調共進聚合發展動能。省屬企業堅持“發展共話共謀、平臺共育共建、交通互聯互通、能源互濟互保”,以國資國企“一盤棋”“大格局”帶動區域經濟大發展。截至2023年底,江蘇控股鐵路總里程突破4555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突破5109公里,省屬企業累計輸送天然氣94.86億立方米,累計發電1600.39億千瓦時,完成調水任務11.75億立方米;在建和擬建重大能源項目33個,萬噸級泊位增加至132個,服務“雙循環”和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提高。
綠色低碳守護綠水青山。2022—2023年,省屬企業綠色低碳產業布局資金投入75.34億元,清潔能源電站并網規模23.32萬千瓦,清潔能源發電量160.75億千瓦時,綠色債券發行量13.4億元,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發展高地。
圍繞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省屬企業把握發展機遇,持續加強海外履責,推動共建國家互聯互通。2022—2023年,全國首家“一帶一路”產能合作園區發展機制快速形成,中阿產能合作示范園發展駛入快車道,中歐班列累計開行4096列,貿易出口748億元、進口1023億元,簽約海外項目125個,海外累計投資金額49.53億元。
加大國有資本在公共交通、公用事業、公共文化、養老托育、醫療教育等城鄉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投入力度,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2022—2023年,省屬企業糧食產量55.42億斤,完成應急煤炭儲備任務450萬噸,累計提供養老服務167697人次,慈善捐贈總額近2億元,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當天,江蘇省國信集團、江蘇交控、蘇豪控股集團、中江國際集團、省鐵路集團等作為省屬企業代表,分別圍繞能源轉型創新、交通互聯互通、綠色價值鏈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共享發展成果等領域,展示了省屬企業立足主責主業、堅守履責初心的實踐與成效。另外,《江蘇省國有企業ESG評價指南》團體標準、《江蘇省屬企業控股上市公司ESG價值核算報告》等研究成果發布。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