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國際化發展格局 山東高速集團持續提升國際市場核心競爭力
構建國際化發展格局 山東高速集團持續提升國際市場核心競爭力

文章來源:山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4-09-10
多瑙河畔,貝爾格萊德中國文化中心猶如一幅美麗的中國古代山水畫,為中塞兩國人民心靈相通打開新渠道;巴爾干半島腹地,塞爾維亞E763高速公路一路向南,惠及沿線400余萬民眾;尼羅河上游,朱巴-倫拜克公路穿越叢林和草原,成為聯通南蘇丹南北唯一的道路……一個個標桿工程,訴說著山東高速集團深耕“一帶一路”取得的輝煌成就。
萬里之遙,闖關奪隘。從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到中亞的沙漠腹地,從歐洲的古老城市到非洲的廣袤草原,山東高速集團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勇當山東省企業“走出去”排頭兵,依托交通基礎設施全產業鏈優勢,構建國際化發展格局,持續提升國際市場核心競爭力,在全球基礎設施建設中彰顯了中國企業風采。
從“山東的路”到“世界的路”
一家地方國企何以在國際市場打響名聲?
時間指針撥回到2013年,山東高速集團成功簽署塞爾維亞E763高速公路項目商務合同,承建該項目的第三、五標段。這條高速公路不僅是塞爾維亞最高效便捷、安全穩定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國企業在歐洲建成通車的首條高速公路,意義深遠,不言而喻。
對山東高速集團來說,這條高速公路還有更特殊的意義。1993年通車的山東省首條高速公路——濟青高速公路,正是在前南斯拉夫建設者的幫助下建成的。20年后,山東交通基礎建設事業飛速發展,山東高速集團一躍成為全國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頭部企業,創造了諸多令人矚目的工程奇跡。曾經的學生來到師傅家,要為他們修建一條期盼多年的高速公路。
山東高速集團調集精兵強將組建項目管理團隊,誓要把項目打造成集團在海外的“標桿”。面對當地百年不遇的洪水災害,團隊成員頂著高溫徒步涉水勘探現場,易稿十數次制定最優方案;面對地基松軟且剛經受洪災的沼澤路段,他們反挖填砂、拋石擠淤,用一層層“鋼筋鐵骨”為工程建設打下堅實的地基;面對涌水、突泥頻發的布蘭契奇隧道,他們采用短進尺、強支護、弱爆破、早封閉等方式,完成了“瓷器上打洞”的不可能任務……
在這片被稱為公路工程“禁區”的土地上,集團建設者攻克了一道道難關,圓滿完成了建設任務。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出色表現得到塞方高度認可,山東高速集團又承接了第四標段修復升級工程。
塞爾維亞E763高速公路
2019年8月,經過歷時整整5年的辛勤建設,E763高速公路順利建成通車。塞爾維亞總統乘坐敞篷巴士視察了高速公路,對山東高速集團給予了高度評價。
建一個工程,筑一座豐碑。E763高速公路自通車以來,經受住時間檢驗,展現出卓越品質,被第三方機構評定為歐洲質量最好的高速公路之一,摘得中國公路行業質量最高獎——李春獎,成為我國第一個獲此獎項的境外項目。
憑借E763高速公路項目樹立的良好口碑,山東高速集團在高速公路的發源地歐洲擦亮了“山高品牌”,相繼在中東歐多個國家實施高速公路、鐵路、房建等項目,總合同額超過210億元。在塞爾維亞,即將開工的塞爾維亞茲雷尼亞寧高速公路項目,刷新該集團海外工程合同額新紀錄;在波黑,薩拉熱窩有軌電車升級改造項目主線通車運行,實現該集團海外城市有軌電車項目領域“零”的突破;在黑山,建設中的M2公路與城市供水系統改擴建項目,通車后將極大促進黑山旅游業的發展。
立足山東,放眼全球,山東高速集團的腳步不止于中東歐。山東高速集團將中國技術、中國智慧帶到世界各地,破解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打造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品質工程,持續擦亮“山東高速”金字招牌。
在東南亞,越南河內至海防高速公路項目,實現越南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在中亞,哈薩克斯坦TKU國家級公路改造項目,是中資企業在哈薩克斯坦實施的首個公路改造工程;在非洲,援馬拉維M1公路項目順利通過中期驗收,工程質量被評定為優良……
南蘇丹朱巴-倫拜克公路
建設、竣工、通車……一個個基礎設施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不僅托起當地民眾繁榮發展的夢想,也為山東高速集團海外市場持續穩健發展貢獻“源動力”,讓“山東的路”走向世界。目前,山東高速集團經營領域涉及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多年入選“全球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位列第64位,在地方國有企業中位列第一。
從“單兵突進”到“協同出海”
在多瑙河支流摩拉瓦河邊,由山東高速集團承建的塞爾維亞多瑙走廊快速路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繁忙。作為歐洲E75高速公路的重要支線工程,建成后將帶動塞爾維亞東部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
塞爾維亞多瑙走廊快速路
與此前海外項目多采用國外設計公司不同,多瑙走廊快速路項目由山東高速集團旗下山東省交通設計集團承擔設計任務,實現了設計咨詢業務海外市場的重大突破,為今后獨立開展業務奠定基礎。
這是山東高速集團“內部協同、抱團出海”的一次生動實踐。依托交通基礎設施全產業鏈優勢,山東高速集團持續推動優勢產業“走出去”,深挖規劃設計、工程施工、監理檢測、物資建材、運營管理等業務潛能,帶動新材料、智慧交通、綠色能源等新興業務共同進軍國際市場,打造起“點、線、面”相結合的國際業務新格局。
在波黑,建設中的巴普高速公路項目是波黑塞族共和國第一條特許經營高速公路項目,也是中國企業在歐洲第一個以特許經營方式投資建設的高速公路項目;
在塞爾維亞,多瑙走廊快速路營地光伏停車棚項目和貝爾格萊德中國文化中心光伏發電項目,實現新能源國際市場的新突破;
在埃塞俄比亞,由山東高速集團實施的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咨詢項目,為埃塞俄比亞國家公路網提供組織管理、運營收費、人力資源和ETC收費等優化方案,實現管理規范、技術標準的對外輸出;
埃塞俄比亞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咨詢項目
正在實施的亞的斯亞貝巴智慧公交、智能交通項目,則實現了山東高速集團海外智慧交通領域新突破,不僅輸出了可以在海外市場快速復制的管理服務,還順利帶動國內軟硬件、信息系統和機電設備等的“聯合出海”……
協同出海成效顯著。
敢于并善于“出海”,得益于集團組建的一支支“聯合艦隊”。為了提速優勢資源“走出去”步伐,山東高速集團整合內部專業優勢資源成立專業合資公司,持續打造交通主業產業鏈、供應鏈國際競爭新優勢,助力國際業務發展由“高速”邁向“高質”。
國際設計公司獲得塞爾維亞結構、道路設計雙資質,是首個在塞獲此殊榮的中國企業;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積極探索境外工程全過程代管服務模式,搭建黑山M2道路項目管理流程標準工作體系,為海外項目管理賦能;國際建材公司聚焦瀝青、鋼材和水泥等品類,穩妥布局境外市場;此外,山東高速集團運營管理、養護施工、信息咨詢等多家單位聯合參與卡塔爾國家公路運維項目。
傳統基礎設施項目扎實推進,新型基礎設施項目合作亮點紛呈……在山東高速集團國際化產業版圖上,越來越多的“山高標準”“山高方案”在世界各地扎根生長,為“一帶一路”規則標準“軟聯通”貢獻“山高力量”。
從“走出去”到“走進去”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在萬里之遙的貝爾格萊德,有著一處中國人不會忘記的地方——中國駐南聯盟被炸使館舊址。如今,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貝爾格萊德中國文化中心屹立于舊址之上,成為中塞“鐵桿友誼”的象征,為中塞兩國人民心靈相通打開新渠道。
2021年,貝爾格萊德中國文化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成為西巴爾干地區首個中國文化中心,不僅大廈門口的街道被更名為“孔子大街”,這里更成為塞爾維亞及中東歐民眾了解中國和體驗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中國文化中心大廈還吸引了三一重工、海南航空等26家中資企業入駐,成為中資企業在塞爾維亞的“大本營”,山東高速集團也成為中資企業到當地尋求合作、開拓市場的“向導”。
貝爾格萊德中國文化中心
絲綢之路,穿越時空、托舉繁榮;絲路精神,根植歷史、面向未來。深耕“一帶一路”的山東高速集團,不僅是“走出去”干項目,更是帶著“駝隊和善意”“寶船和友誼”,與當地居民同呼吸、共命運,詮釋著國有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在蘇丹實施的“中蘇農業合作開發區”項目,為當地創造4萬多個就業崗位,帶動3500多家農戶致富,成為“南南合作”的示范項目,被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世界銀行、聯合國糧農組織等機構聯合評為2022年“全球最佳減貧案例”。
中蘇農業合作開發區
山東高速集團將社會責任融入血脈之中,用行動贏得了當地居民及社會各界的贊譽與尊敬,讓“山東高速”金字招牌越發閃亮。
在“走出去”的進程中,山東高速集團將屬地化運營作為戰略的核心,通過提供就業、技術培訓、文化交流等方式,充分融入當地社會環境,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在塞爾維亞,僅E763高速公路項目,施工高峰期時就有1000多名當地工人參與。山東高速集團還與貝爾格萊德大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由校方提供了本地化的信息交流和專業的技術支持,由山東高速集團為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十多年來,已有70多名塞爾維亞員工成長為山東高速集團歐洲公司的中堅力量。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間的果實綴滿枝頭。從山川湖海到廣袤大地,山東高速集團以卓越的工程質量和深厚的人文關懷,成為中資企業深耕“一帶一路”的典范,譜寫出民心相通的壯麗篇章。在這條交織著傳統與現代的絲路之上,山東高速集團的故事仍在繼續。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