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公交建集團凝心聚力促改革 強基固本啟新程
甘肅公交建集團凝心聚力促改革 強基固本啟新程

文章來源:甘肅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4-11-20
近日,從甘肅省國資委獲悉,甘肅公交建集團資產總額超過1865億元,凈資產超過824億元,實現了五年翻一番的目標;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250億元、上繳稅金59億元,成為甘肅新組建十大產業集團的佼佼者……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的第一批“雙百企業”,甘肅公交建集團近年來高效率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和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
重塑產業結構新藍圖
在《“十四五”發展規劃》的引領下,交通建設、路衍經濟、商貿物流等八大支柱穩固地支撐著甘肅公交建集團的發展框架。緊跟市場的步伐,甘肅公交建集團通過整合內部資源,集團新設或改組了六大集團公司,在城市開發運營、投資、交通科學研究、物資商貿、物流、高速公路服務等領域發揮作用。
在內部管理上,甘肅公交建集團注重統籌推進,持續在降本增效和提高經營效益上發力,效能提升顯著。通過實施集團統一組織、兩級聯合集采模式,加強了集采管控力度,集采效率大幅提升。全面完成了61家“兩非兩資”企業的清理工作,將企業法人層級控制在四級以內。同時大力開展了企業綜合治理專項行動,成功出清聯營掛靠企業16家,子企業虧損面大幅壓縮,實現減虧1.2億元。
在投資管控方面,甘肅公交建集團注重建章立制,信息對稱、權責對等、運行規范、風控有力的投資管理體系基本形成。同時完成了風控體系建設,為企業的穩健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活力
甘肅公交建集團持續推動“三項制度”的革新,構建了“1+5”選人用人制度體系,強化所屬企業領導班子的建設,完善年輕干部的培養與選拔機制,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為了更精準地了解干部情況,甘肅公交建集團健全了綜合分析研判機制,常態化地開展干部調研。通過全方位、立體式的分析研判,集團為每個領導班子精確“定位”,對每名干部進行精準“畫像”,確保選人用人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在經理層管理方面,甘肅公交建集團全面實行了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該公司經理層成員已全部完成了任期制契約化改革,實現了企業戶數和經理層人數的100%全覆蓋。
為了持續完善企業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甘肅公交建集團落實了全員績效考核制度,將考評結果作為薪酬分配的首要依據,有效破除平均主義、“高水平大鍋飯”的現象,不斷激發企業的內生動力,促進企業的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年行動成果顯著結碩果
自組建以來,甘肅公交建集團在經濟效益上取得了顯著成就,實現了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的“四連漲”。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263億元,年均增長率20.33%;實現利潤總額55億元,年均增長率20.78%;累計上繳稅收59億元。“一利五率”指標全面提升,所屬二級企業全部實現盈利,經營質效顯著增強。截至目前,集團總資產1865.42億元,凈資產824.75億元。
在業績發展方面,甘肅公交建集團經營業績連續5年考核為A級,黨建工作也連續5年考核為優秀。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和2023年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考核中,該公司均獲評A級,充分體現了企業在改革發展方面的成效。
此外,清傅、康略公路項目還成功入選了交通運輸部第一批“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示范項目”,兩徽公路項目更是榮獲了“李春獎”,進一步彰顯了集團在交通建設領域的領先地位。
在降本增效方面,甘肅公交建集團也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采取一系列硬措施,嚴控主營業務成本,極大提升了企業經營效益。目前,集團上下已經形成了“人人降成本、行行增效益、過緊日子節儉辦企”的意識和氛圍,為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心劑”
甘肅公交建集團深知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始終將其擺在重要位置。
甘肅公交建集團榮獲省部級科技獎76項,其中省科技進步和發明獎13項。為加大科研投入,設立了“公交建集團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帶來了豐碩成果。更令人振奮的是,科技成果的轉化產值已經累計達到了37億元,集團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依托公路工程,甘肅公交建集團的科研項目建設進度也在不斷加快。成立科技創新委員會,建成科創主、輔中心,主中心已經吸引了11個科創團隊入駐,輔中心則在蘭州新區建成了綜合性實驗研究基地和成果展示中心,以及石墨烯橡膠復合改性瀝青等4條生產線。
在搶占核心高地的道路上,甘肅公交建集團完成了“智慧公交建平臺”的迭代升級,編制了《智慧公交建平臺建設方案》,積極推動“車路協同創新發展”交通強國試點任務的落實落地,在承建的清傅公路項目中開展了“5G+智慧公路”建設,這一舉措取得了歷史性突破;蘭州新區建成了全省首個智慧交通與智能網聯汽車綜合測試應用示范基地。更為值得一提的是,清傅項目中的桑園子黃河特大橋粘滯液壓阻尼器試驗也取得了成功,實現了高震區大噸位液壓粘滯阻尼器從設計、制造、試驗到國產一體化。
甘肅公交建集團將繼續堅決扛起“服務甘肅發展、壯大國有資產、引領交通產業”的職責使命,聚焦交通建設主戰場,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國有企業的“壓艙石”“頂梁柱”和“助推器”作用。
【責任編輯:張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