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好聲音】全國人大代表成新湘:用“繡花精神”推動中國刺繡走向世界
【兩會好聲音】全國人大代表成新湘:用“繡花精神”推動中國刺繡走向世界

文章來源:湖南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5-03-11
剛剛過去的蛇年新春,是首個“非遺版”春節。中國“非遺熱”持續升溫,如何讓這股熱度真正轉化為文化傳承的持久動力?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湘繡研究所有限公司總經理成新湘就中國刺繡文化傳承發展建言獻策。
“申遺能更好地為中國刺繡整體性保護傳承提供保障。”成新湘認為,刺繡申遺不僅能讓傳統技藝在新時代重煥生機,還能大力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讓 “飛針走線” 成為世界讀懂中國的文化密碼。中國刺繡的整體性保護迫在眉睫。今年,成新湘與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蘇州高新區鎮湖刺繡研究所藝術總監、蘇州大學蘇繡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姚建萍共同發起《關于中國刺繡申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建議》,希望推動中國刺繡聯合申報世界非遺,促進刺繡類非遺以“國繡”品牌形象走向世界。
湘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以“繡花能生香,繡鳥能聽聲”的絕技聞名于世。而在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刺繡所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容易被淹沒、忽視。大眾尤其是年輕人對需要長時間專注學習的刺繡技藝缺乏了解,傳承人群體面臨青黃不接的窘境,老一輩繡工漸少,年輕一代寥寥,許多獨特針法與設計面臨失傳。她曾建議,強化傳承人才培養,制定長遠人才培養規劃,優化職業教育中刺繡專業課程,建立實習基地,培養實用型人才;鼓勵師徒傳承模式,通過補貼、獎項等激勵年輕人投身刺繡行業,進一步關懷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針對非遺產業發展瓶頸,她建議將刺繡等國家級非遺產品納入一般納稅人簡易征收范圍:“政府應加大對非遺行業的政策扶持力度,降低非遺企業的運營成本,將刺繡等國家級非遺產品納入一般納稅人簡易征收范圍,對于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非遺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痹谒磥?,每個湘繡傳承人肩上都承擔著推廣湖湘文化、展示錦繡瀟湘的責任,呼吁廣大從業者在新時代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盡自己所能繼續推動文化繁榮,為建設文化強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