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農發集團聚焦種業創新 打造長三角未來種業發展策源地
光明農發集團聚焦種業創新 打造長三角未來種業發展策源地

文章來源:上海市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5-03-27
近年來,光明農發集團建立上海市農作物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圍繞打造服務全國、面向全球的種業創新中心和產業集聚區目標,全面強化農作物新品種試驗鑒定、展示示范及評價功能,構建集科研試驗、技術培訓與科普教育于一體的高標準平臺。目前具備年承擔1000個新品種試驗和100個新品種展示能力,可滿足國家及上海市農作物品種試驗鑒定與示范推廣需求。
完善試驗體系。2024年,基地圓滿完成水稻新品系鑒定試驗、區域試驗等系列評估,為長三角地區提供權威田間試驗數據,助力優質品種通過審定。基地承擔2024-2025年國家、長江中下游聯合體、上海市、光明農發集團等15組大小麥試驗,250多個大小麥新品系試驗鑒定工作,為大小麥新品種試驗、鑒定、示范、審定、推廣服務,構建起覆蓋主糧作物的全鏈條試驗體系。
集聚種質資源。基地設立院士、知名育種家、科研院所、高校品種專區,收集長三角地區院士、科研院所、種子企業等20多個單位研發的100多個水稻新品種,對育成的最新品種進行展示,建設種質資源庫,為種業創新提供源頭活水。2024年10月,光明農發集團聯合長三角地區多家科研院所、種業企業打造“種業芯片”創新平臺,舉辦首屆長三角種業科技論壇,成立長三角水稻綠色種業協同創新暨產業生態聯盟,搭建起了各方合作共贏的橋梁。
創新運營模式。基地構建試驗示范平臺、展示集聚平臺、技術交流平臺、品種引進平臺、品牌推介平臺等五大功能矩陣,全面提升種業創新綜合服務能力。借助試驗示范基地平臺,成立南京農業大學光明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在人才引進、委培、雙向培養、定向培養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創新,探索創新院(校)企合作新模式。建立常態化學術交流機制,每季度舉辦種業主題沙龍,搭建產學研深度對接橋梁。
創新服務賦能。基地與中小學共建田間課堂,創建農業科普研學路線。面向科研院所開放技術共享平臺,使試驗示范基地成為技術研究、技術交流、教學實習的搖籃,將基地打造成為科普教育示范區。
未來,光明農發集團將深耕生物育種與數字農業,依托國家級分子育種平臺與智慧農業基地,引領現代農業升級,為糧食安全與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