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屬國資國企助力跑出“春耕備耕”加速度
山東省屬國資國企助力跑出“春耕備耕”加速度

文章來源:山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5-04-02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守護糧食安全,對保障國家安全意義重大。作為農業大省、糧食大省,山東省周密部署春耕備耕各項工作,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夯實根基。近期,山東省屬國資國企全力助力山東跑出“春耕備耕”加速度,為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按下“快進鍵”。
“守土盡責”盤活土地資源 共筑沃土良田
山東土地集團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拓市場、促項目,協力繪就春日的奮進圖景。近日,山東土地集團(膠州)有限公司實施的膠州市九龍街道2023年度大洛戈莊村等3村土地整治項目順利通過青島市驗收。該項目將耕作層剝離再利用與土地整治相結合,探索出可復制推廣的生態型土地整治新模式。
項目涉及地塊多為廢棄養殖坑塘,深度2—3米,無法直接耕種,既破壞生態又浪費資源。膠州公司響應山東省耕作層土壤剝離再利用政策,將項目與青島官路水庫建設結合,通過規劃運輸路線,用專業設備把官路水庫建設中剝離的耕作層土壤運至項目區坑塘。“土壤遷徙計劃”重塑了項目區土壤結構,提升了肥力與保水保肥能力,廢棄養蝦池短期內變為優質耕地,縮短自然熟化周期,為培育高質量耕地贏得時間。此創新舉措實現官路水庫土壤資源高效循環利用,解決資源閑置浪費問題,在耕地保護工作中邁出創新步伐,為嚴守耕地紅線提供助力。
項目啟動后,膠州公司組建專業團隊,項目初期詳細勘測土壤成分與地形地貌,施工階段嚴格把控質量、精細管理進度,確保項目有序推進。歷經數月攻堅,項目成果顯著,廢棄坑塘被填平,貧瘠土地重獲生機。
人工智能深度賦能 實現農業生產智能化決策
浪潮智慧科技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入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研發的智能分析系統,結合海量農業數據,能夠對農作物生長狀況進行實時監測與精準預測。通過部署在田間的高清攝像頭、傳感器等設備,收集作物的圖像、溫度、濕度、土壤肥力等多維度數據,利用深度學習算法進行分析,識別作物的病蟲害類型、營養缺失情況以及生長周期階段。
例如,在病蟲害防治方面,智能系統能夠在病蟲害初期就精準識別癥狀,比傳統人工監測提前7至14天發出預警,并根據病蟲害種類和嚴重程度,自動生成針對性的防治方案,推薦合適的農藥和施藥時機,有效減少病蟲害對作物的損害,降低農藥使用量20%至40%。同時,在作物營養管理上,系統依據土壤數據和作物生長需求,智能調配肥料配方,實現精準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20%至30%,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助力農業綠色、高效發展。
在山東青島,浪潮智慧科技基于“浪潮智稷農業互聯網平臺” 打造的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成效顯著。利用 AI 技術,平臺能夠精準識別農作物種植區域,將種植面積識別率提升至95%以上。以小麥種植為例,通過遙感監測與氣象數據融合分析,為農民提供精準的農事指導,小麥產量能夠提高10%以上,充分展現了技術創新在農業生產決策中的強大賦能作用。
打通港口物流“大動脈” 全力保障春耕物資供應
春耕在即,農時不待,近日,一艘滿載5.5萬噸進口鉀肥的貨輪靠泊山東港口青島港,此次接卸的5.5萬噸鉀肥主要產自約旦,即將發往山東、東北、河南、河北等糧食主產區。作為北方重要的化肥集散樞紐,青島港以精準高效的“海港速度”保障春耕農資運輸暢通,為全國糧食主產區春耕備耕注入強勁動能。
面對春耕化肥運輸“時間緊、需求旺”的特點,青島港提前謀劃、周密部署。一方面深化產業鏈協同,與化肥生產企業、經銷商及鐵路、航運等部門建立深度對接機制,科學制定運輸方案;另一方面強化政企協作,嚴格執行農用化肥鐵路運價優惠政策,確保化肥運輸“綠色通道”暢通無阻,通過多方聯動,有效保障了春耕化肥供應不斷檔、不脫銷。
在儲備保障方面,青島港充分發揮港口倉儲優勢,深度參與國家化肥儲備體系建設,與上下游企業建立協同聯動機制,通過優化貨源組織、強化運輸調度、暢通融資渠道等舉措,完成化肥儲備任務,精準把握市場供需動態、科學調配儲備資源,充分發揮港口“蓄水池”作用,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為保障作業順利,山東港口青島港大港公司開辟農資運輸“綠色通道”,實行“三優先”服務保障機制——優先靠泊、優先卸船、優先發運。市場部門積極協調海關辦理通關手續,確保化肥“到港零待時、卸船零延誤”,為春耕農資供應爭取寶貴時間窗口,成立“春耕保供突擊隊”,作業現場三線并卸,采用“噸袋做包+散卸”作業方式,實現“卸船-轉運-倉儲-發運”全流程無縫銜接,晝夜接卸量超計劃9%。
春耕不等人,農時貴如金。下一步,山東港口青島港將持續發揮樞紐港作用,優化農資運輸服務,以港口物流“大動脈”的暢通無阻,守護糧食安全“生命線”。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