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關鍵核心技術等領域 重慶市屬國企發布第二批100個“四鏈”融合項目
聚焦關鍵核心技術等領域 重慶市屬國企發布第二批100個“四鏈”融合項目

文章來源:重慶市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5-04-03
為深化“四側”高效協同,推動市屬國企“四鏈”深度融合,3月31日,重慶市國資委聯合重慶市教委、市科學技術局、市經濟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共同舉辦市屬國企第二批“四鏈”融合項目發布暨重點項目簽約活動,現場發布100個“四鏈”融合項目。
3月31日,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市屬國企第二批“四鏈”融合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
去年11月,重慶國資國企發布了首批105個“四鏈”融合項目,近半年來取得顯著成效,累計完成投資17.8億元,實現經濟效益19億元,發明專利84項。
據重慶市國資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首批項目的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產業集群加速壯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先進材料三大主導產業集群產值分別突破60億元、89億元、165億元,慶鈴集團氫能源商用車、化醫集團航煤餾分油技術等標志性成果引領產業升級。
同時,創新動能持續釋放,重慶市屬國有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4.4%,高于全市2.58個百分點;突破26項關鍵核心技術,機電集團核電主泵、水務環境集團煙氣脫酸設備等創新成果填補國內空白。
此外,轉型升級成效顯著,新建數字化車間11個、智能工廠6個,數字產業營收同比增長15%,重慶高速橋梁監測平臺、機場跨座式單軌系統等數字化標桿項目成為全國范例。
據介紹,此次發布的第二批“四鏈”融合項目體現了四個“聚焦”。
聚焦關鍵核心技術,84個項目攻關數智科技、綠色低碳、新材料等領域技術,推動形成一批具有前瞻性、顛覆性的“硬科技”成果。
聚焦優勢產業升級,64個項目深度融入先進制造業集群,重點布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22項)、智能裝備(20項)、先進材料(12項)等方向,強化產業鏈補鏈強鏈。
聚焦多元資金保障,通過政府引導基金、社會資本協同發力,構建差異化金融支持機制,為創新注入“源頭活水”。
聚焦高端人才引育,發布人才需求140余人、校企合作需求27個,計劃引育青年科技人才100名、碩博士1500名、技術技能人才2000名,以“校聘企用”等機制破解人才供需矛盾。
活動現場,市國資委與兩江新區管委會簽署科產融合創新合作協議。機電集團建安儀器有限責任公司等8戶市屬國企與重慶理工大學、重慶交通大學等高校、研究院以及民企進行“四鏈”融合項目集中簽約,簽約項目包括核輻射監測、納米軸承等技術應用項目攻關,“雙碳”數字智慧云平臺、數智金融等數字化轉型研究等。
3月31日,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市國資委與兩江新區管委會簽署《科產融合創新合作協議》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