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圖強 山東省屬企業激發海洋經濟活力
向海圖強 山東省屬企業激發海洋經濟活力

文章來源:山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5-04-21
近年來,山東全力推動海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山東省屬國資國企經略海洋、向海圖強,不斷激發海洋經濟活力,為加快海洋強省建設作出貢獻。
刷新紀錄 全球最大雙燃料超大型液化氣船靠泊青島港
日前,船長230米、船寬36.6米,由中國自主研發第四代VLGC、當前全球最大的雙燃料超大型液化氣船“木星汽船”輪,搭載50965噸低溫丙烷,在引航員的指揮和拖輪的配合下,順利靠泊山東港口青島港董家口液體化工碼頭D24泊位。山東港口青島港成功刷新接卸VLGC船舶最大載貨量、月度低溫丙烷累計接卸量兩項歷史紀錄。
為確保“木星汽船”輪安全靠泊,山東港口青島港聯合多部門密切跟蹤船舶動態,制定周密的通航計劃和應急保障措施;董家口港海關、董家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等單位,安排專人登船開展相關檢查,為港口安全生產保駕護航;青島港油港公司高度重視,組織生產指揮中心、董家口液化、船舶代理、貨主等單位召開專題會,周密制定船舶靠泊接卸方案,嚴格落實各項安全保障措施,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緊生產組織各環節銜接,確保“木星汽船”輪作業全過程受控。
在多方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木星汽船”輪順利靠泊并安全高效進行卸貨作業。截至3月底,青島港油港公司3月份低溫丙烷累計接卸量超27萬噸,刷新歷史紀錄,提前四天完成低溫丙烷季度任務指標。
筑夢深藍 中魯遠洋助力現代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山東國投所屬中魯遠洋公司已構建起涵蓋遠洋捕撈、海洋運輸、水產品精深加工及出口貿易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實現了捕撈、運輸、儲存、供應的一體化。該公司擁有集冷藏、加工、貿易及冷鏈物流功能于一體的大型遠洋漁業產品精深加工及冷鏈物流基地,配備4萬噸超低溫冷庫(-60℃)和1萬噸常溫冷庫(-30℃)。
面對國際漁業資源管理趨嚴,中魯遠洋公司創新推行“捕撈配額+生態補償”機制。在印度洋、中西太平洋和大西洋等漁場,企業主動參與限額捕撈,同時使用生態友好型漁具,精準定位捕撈目標,降低對非目標魚種的誤捕和傷害,減輕對海洋生態系統的負面影響。同時在船舶建造方面,圍繞海洋經濟和綠色低碳發展的需要,采用新型環保冷媒R404A這種不破壞大氣臭氧層的環保制冷劑來替代氟利昂R22等傳統制冷劑,并且優化電解海水防污裝置,推動船舶朝著減排增效的綠色生態化方向發展。
從智能化船隊馳騁深藍,到產業鏈數字化重構,中魯遠洋漁業正以“技術+生態+政策”三重創新,實現從“量”到“質”的市場突圍。
“帶貨交付”持續增加 全球最大環保型短途運輸滾裝船在煙臺港首航發運
近日,全球最大環保型短途運輸滾裝船“那不勒斯港”在山東港口煙臺港首航發運,搭載619臺重型卡車及工程機械駛向非洲,這是煙臺港2025年第3單滾裝新船“帶貨交付”業務,為中國汽車產業鏈深度嵌入船舶高端制造供應鏈貢獻山港力量。
“那不勒斯港”輪靠離泊及裝船作業期間,煙臺港與煙臺海關、煙臺海事、煙臺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煙臺港引航站等口岸單位部門密切協作,針對該輪貨物型號復雜、驗收標準高、集港時間緊等情況,滾裝物流公司超前制定單船作業方案,計劃調度、市場營銷、生產作業等各環節無縫銜接,提供車輛集港、驗收交接、場地停放、統籌裝船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務,進一步擦亮“全國服務最好的汽車碼頭”特色品牌。
近年來,商品車海運需求快速上揚,各大國際船公司紛紛增加新船建造訂單,在中國船廠建造完成后前往國外運營。作為山東港口商品車物流基地和中國北方商品車物流樞紐港,煙臺港靈敏捕捉大批“直尾跳”滾裝新船在國內陸續下水交付商機,向主機廠及貨代公司等客戶宣傳“L形”滾裝碼頭硬件配置和覆蓋全球航線布局優勢,協助船東深度開發中國市場,新下水船舶“帶貨交付”在煙臺港已形成常態化發運規模。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