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廣東省屬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
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廣東省屬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

文章來源:廣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5-04-29
4月25日上午10時,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廣東省屬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廣東省國資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廣東省屬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具體舉措和成效。
近年來,廣東省屬國有企業堅決落實廣東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緊抓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在圍繞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制造業當家、科技創新強省建設、“百千萬工程”等重大部署方面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
“十四五”以來,廣東省屬國資國企堅決貫徹落實廣東省委“1310”具體部署,不斷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堅持改革賦能、守正創新、聚力攻堅,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為廣東省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發展質量效益穩中有進,在助力“穩經濟”上彰顯新擔當。主要特點體現為“穩、增、優”:社會貢獻“穩”,2024年,廣東省屬企業已交利稅364.54億元,完成廣東省重點項目投資1278.12億元,占全省重點項目投資的10.92%;“十四五”以來,累計已交利稅1855.75億元,招收高校畢業生超過4萬人,廣東省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施現金分紅235.53億元、整體股利支付率超66%。經濟效益“增”,2024年,廣東省屬企業資產總額2.73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37.8%,實現營業收入7022.05億元、利潤總額387.83億元、增加值1600.28億元,較2020年分別增長57.8%、57.2%、41.8%;2025年一季度,廣東省屬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618.67億元、利潤總額90.96億元、增加值395.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9%、9.5%、9.5%。運行質效“優”,2024年,廣東省屬企業凈資產收益率、研發投入強度分別為2.75%、2.42%,較2020年分別上升0.88個、0.91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為51.03萬元/人,較2020年增長31.4%。
二是服務國計民生功能作用充分發揮,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上展現新作為。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廣東省屬企業運營管理的高速公路里程達8,181公里,約占全省70%;主導和參與建設廣東省內鐵路運營總里程5,399公里,約占全省90%;主導建設的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等跨江跨海通道群建成通車,廣汕高鐵、廣珠城際鐵路等開通,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實現“1小時交通圈”;2024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7636.9萬人次、貨郵量238.2萬噸,均創歷史新高;廣東省內發電裝機容量約4419萬千瓦,約占全省20%,基礎設施建設主力軍作用充分彰顯。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廣東省屬企業承建的珠三角、粵東和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將惠及沿線6,150萬人;原水綜合處理規模5899萬噸/日,位居全國第一,服務人口超1億人;投資建設運營的污水管網超8000公里,污水處理廠440個,服務區域涉及全省80%以上地市;承擔77%供港原水、48%供港活豬以及80%供澳活豬、90%供澳蔬菜服務,民生保障“壓艙石”作用有效發揮。在縱深推進“百千萬工程”方面,廣東省屬企業組建總規模100億元的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基金、總規模50億元的海洋牧場基金,引入多家龍頭企業產業項目落戶廣東;在26個縣(市、區)開展縱向幫扶工作,推進約234個幫扶事項;積極參與“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廣東省屬企業實施幫扶項目216個、消費幫扶總金額4.5億元,為當地增加就業機會的同時,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和村民收入。
三是現代化產業體系向新提質,為高質量發展開拓新空間。一方面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實施省屬企業制造業投資五年倍增計劃,更大力度布局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形成包括廣東先進制造業產業投資基金、戰略性產業促進發展基金、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基金在內的先進制造業基金群,累計認繳規模約700億元,投資項目52個;組建100億元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投資基金和50億元的新型儲能產業投資基金,加快培育低空經濟、人工智能、海洋牧場、新型儲能、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打造“粵科發布”投融資服務平臺,推動人工智能、機器人、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108個科創項目落地。2024年,廣東省屬企業制造業完成投資193.59億元,較2020年增長35.9%;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642.02億元,較2020年增長29.6%。另一方面大力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近年來,廣東省屬企業7個場景在國務院國資委創新賽中獲獎,13個企業被評為數字化轉型示范企業。全力落實“兩新”“兩重”,2024年以來,完成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投資約183億元、廢鋼銷售41.32萬噸、礦山尾礦處置約142.62萬噸。
四是科技創新持續強化,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實施拓新工程行動,構建梯次培育體系,出臺一系列配套措施,從科技投入、考核分配、人才引進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點培育140個拓新項目和39家拓新企業,推動企業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加快培育創新型國有企業。目前,廣東省屬企業有高新技術企業284家,專精特新企業147家,研發平臺407個,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1家。此外,積極推動廣東省屬企業與各類主體構建產學研用戰略合作聯盟,組建45個創新聯合體,聯合開展技術攻關,突破了一批原創技術,近年來多項成果獲得國家和省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部分原創技術應用于深中通道、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等國家重大工程。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廣東省屬國資國企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聚焦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監管、強化創新、優化結構、加快轉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持續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