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持續賦能 浪潮云打通組織智能化落地“最后一公里”
“人工智能+”持續賦能 浪潮云打通組織智能化落地“最后一公里”

文章來源:山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5-05-15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需要培育壯大智能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今年3月,浪潮云發布分布式智能云戰略,提出人工智能落地三部曲(3M),即通過場景匹配、數據匹配、組織匹配,提供“試駕”服務,精準鎖定高價值場景,實現數據可信供給及煉化、機器智能人格化。
近期,為加快推動實現智能體訓練及推理數據高效、安全落地,浪潮云構建起“前店后廠”新模式,這也是3M進行落地的支撐系統。其中,海若大模型智能體體驗中心作為“前店”,近距離在用戶所在地,解決場景匹配與微調問題,構建智能技術與實際需求無縫對接的高效平臺;海若大模型工廠作為“后廠”,以流水線模式,支持大模型快速迭代與持續優化。前店、后廠相互配合,共同加速大模型和智能體落地。
在距離用戶最近的地方部署海若大模型智能體體驗中心,就像是“4S體驗中心”一樣,就近提供場景匹配、微調及快速驗證的服務能力。同時,“前店”還承擔生態整合職能,通過開源模型和生態伙伴合作,降低組織智能化改造門檻。目前,浪潮云已沉淀100余個場景。其中,由浪潮云研發的12345政務服務智能體可實現自動運轉,客服、處置、分析等場景均由智能體完成,助力12345熱線工單處理效率提升100%,并在黑龍江龍政智數、上海虹口智能小虹等項目成功落地。
“前店”解決AI服務“快速響應”的問題,“后廠”則聚焦于模型的高效訓練與優化。海若大模型工廠可以依托語料中心、訓練中心、評測中心、集成中心四大中心實現大模型訓練和智能體訓練流水線,通過定制化訓練與后續培訓推動智能工廠向全產業鏈延伸。
“前店”保障數據不出域,支持快速場景驗證和微調,降低試錯成本。“后廠”通過流水線式訓練提升大模型迭代效率,實現行業級適配,兼具安全性與規模化優勢,既滿足隱私保護需求,又保證了AI從技術到生產力的轉化。
“人工智能+”從破題落子到全鏈躍遷,從單點突破邁向全鏈協同,需要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創新。在這一過程中,浪潮云聯合生態伙伴,基于Powered By模式,依托云舟聯盟,通過整合平臺資源、協同生態創新、深耕垂直場景,打造全產業鏈生態體系,賦能組織智能化升級。
未來,浪潮云將繼續聯合海若智能體生態伙伴,形成全產業鏈生態體系,打造智數云安一體化的創新模式,推動人機共生與協同發展。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