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海控股集團以技術創新為引擎 賦能多元場景低碳實踐
粵海控股集團以技術創新為引擎 賦能多元場景低碳實踐

文章來源:廣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5-06-30
6月23日至29日是全國節能宣傳周,主題為“節能增效,煥‘新’引領”。為深入踐行全面節約戰略,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粵海控股集團所屬企業以技術創新為引擎,從能源結構轉型、綠色技術應用、生態項目建設等多維度發力,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理念滲透到每個生產環節,通過一系列“小改造”實現“大節能”。
粵海水務:水廠光伏矩陣點亮低碳節能未來
粵海水務在所屬55個水廠站建設分布式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45兆瓦,年發電量約4400萬度,相當于節約標煤1.1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3.6萬噸。
粵海水務在肇慶將軍山水廠建設分布式光伏項目
此外,粵海水務采用智慧化手段讓水廠運營從“經驗驅動”轉向“數據驅動”,在南沙黃閣智慧水廠部署“數字孿生”平臺,融合AI技術實現遠程巡檢與工藝優化,凈水劑投加量降低15%,精準控漏年節約水資源360萬噸;汕尾東部水質凈化廠通過智慧管理系統,將單位能耗降低6%,藥耗減少超30%;梅州新城水廠通過更新高能耗設備、保持99.7%的設備完好率,實現能耗藥耗雙降。
粵海水務梅州新城水廠
廣東省水電設計院:匯聚“節水-節能-減碳”合力
廣東省水電設計院深耕節水領域,承擔《廣東省節水型社會建設“十四五”規劃》技術咨詢,助力廣東水利大院建成智慧節水單位,年節水3萬立方米,獲水利部“2019地方節水十大亮點”等榮譽;在國家重大水利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中,應用長距離高水壓輸水隧洞止水技術,減少漏水帶來的地質災害及水資源損失。此外,廣東省水電設計院勘測設計的陽江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2400MW,年發電量45.24億千瓦時,通過調峰填谷替代化石能源發電,同時在施工中優化工藝減少棄渣與污染,成為區域能源結構優化的“穩定器”。
廣東省水電設計院勘測設計的陽江抽水蓄能電站
粵海永順泰:“光伏+綠電”助力綠色發展
粵海永順泰所屬秦麥公司通過“太陽能發電+綠色電力采購”雙輪驅動,大幅降低生產碳排放。秦麥公司自2025年1月起投用2.2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利用廠房屋頂及空地安裝高效單晶硅組件,年發電量超280萬千瓦時,相當于節約340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1600噸,2025年5月光伏發電量占當月總用電量的13.85%;減少火電購買及使用,綠電使用比例從2023年的33%躍升至90%以上,預計2025年底可實現全覆蓋。粵海永順泰所屬寶麥公司是行業首家“碳中和麥芽工廠”,制定碳中和、凈零排放路線圖,優化工藝流程實施碳抵消,自2024年以來100%使用綠電,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提升整體能源利用水平。
“碳中和麥芽工廠”全景
粵海置地:全周期綠色建筑守護宜居生態
粵海置地將綠色標準貫穿建筑設計、施工、運營全周期,要求新開發住宅項目至少滿足國家綠色建筑一星級標準,并積極向二星、三星級及國際認證(LEED、BREEAM)邁進。在設計階段,推行裝修一體化避免資源浪費,選用可再生環保材料;施工階段嚴格落實揚塵控制、噪聲管理等環保措施,減少污染物排放。截至目前,粵海置地已有8個項目通過國家級或省級綠色建筑審查。其中,粵海金融中心成功獲得綠色建筑評估體系“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獎”(LEED)的鉑金級認證。
粵海金融中心
粵海控股集團以多元場景的低碳實踐,推動更多節能技術應用落地。未來,粵海控股集團將努力實現從“實踐”到“示范”的跨越,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不僅為企業自身降本增效,更為行業綠色發展提供“粵海方案”。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