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通車一周年總車流量超3155萬 繪就灣區融合發展新圖景
深中通道通車一周年總車流量超3155萬 繪就灣區融合發展新圖景

文章來源:廣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5-07-02
2025年6月30日,深中通道通車一周年,總車流量超3155萬車次,日均超8.64萬車次,約占珠江口日過江總車流量的五分之一,為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及粵港澳大灣區高效融合發展、做實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戰略定位,切實發揮了交通開路先鋒作用。
深中通道上車流川流不息
平安順暢之路 護航千萬車流
從2024年國慶首日的15.5萬車次,到今年“五一”假期當天的18.16萬車次,深中通道四次刷新高峰紀錄。“我們會同各方以智慧管養保安全、促順暢、添舒適,經受住超大車流考驗,全年沒有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總工程師表示。
開通以來,深中通道建立多方聯勤聯動機制,并在東、西人工島和中山馬鞍島等處設置多個備勤點,路政、交警、消防、應急急救等單位進駐一線,實現安全和應急管理“三島聯動”。“我們與拯救單位實行‘駐點+巡查’雙循環模式,實現高效事故處置和快捷支援。”深中通道路政大隊長說。
深中通道是世界首例特長雙向八車道海底隧道、水下樞紐互通、海上特長特大橋梁組合工程,運營管理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在車流極大時,我們視情況采取遠端導流、滴水式放行,近端優化車道、交替通行等措施,避免車輛長時間堵在隧道和橋上,降低事故發生概率,萬一發生交通事故時也能得到快速救援處理。”深圳市西部交警大隊中隊長說。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
綠色智慧之路 成就美好生活
據不完全統計,深中通道開通后,相較原過江路徑,一年來共減少車輛行駛里程17億公里、節約燃油1.1億升。近期,有市民在深中通道流域多次看到中華白海豚在海面嬉戲。
深中通道構建智慧監測平臺和橋梁防碰撞體系,全面推進智慧管養落地。全線設置800多路監控視頻,基本實現全路段監控覆蓋。全域毫米波雷達、高清視頻監控系統、視頻事件分析系統、AI道路分析系統等為深中通道拉起一張信息感知網。同時,由火災自動報警、消防、通信等七大系統組成的隧道防災救援聯動體系,有力保障海底隧道的通行安全。
深中通道不斷提高整體路網的智慧化管控水平,已將以深中通道為核心的“一通道六路”交通智慧管控平臺擴展到“五橋十五路”。
融合發展之路 賦能灣區新局
當前,深中通道的車流量呈快速增長趨勢,骨干通道效應明顯。據不完全統計,深中通道開通后,珠江口過江車流增長近15%。
據了解,深圳市和中山市已啟動深中經濟合作區綜合規劃編制,規劃建設總面積66平方公里。同時,兩市進一步加強營商環境一體化建設,已實現735項政務服務“深中通辦”。
一年來,深中公交累計發送旅客近280萬人次,形成“無感跨市”通勤圈,珠江西岸旅客到深圳機場乘機人數也實現翻倍式增長。據中山文化廣電旅游局統計數據,2024年7月至2025年5月,中山累計接待游客同比增長26.94%。
同時,中山深度參與深圳產業鏈分工,協同發展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賦能中山制造業轉型升級,探索構建“深圳研發+中山轉化”區域創新協作格局。2024年,深圳中山技術合同交易額同比增長近八成。
深中通道通車一年來,大灣區物流通了,產業活了,人氣旺了,生活好了,人民群眾的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越來越大,民生福祉的和聲愈發嘹亮。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