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國資國企聚力服務推動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建設
重慶國資國企聚力服務推動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建設

文章來源:重慶市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5-07-09
為推動市屬國企高標準、高質量服務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建設,7月7日,重慶市國資委召開市屬國有企業服務推動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建設推進會。重慶交通開投集團、重慶機場集團、重慶物流集團等11戶市屬重點國企輪番曬出成績單和未來發展規劃。
打造內陸開放綜合樞紐,是國有企業作為“主力軍”必須肩負的使命和責任。重慶市國資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一年來,重慶市國資系統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在基礎設施建設、物流網絡拓展、樞紐通道經貿合作、金融賦能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具體來看,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第四跑道及T3B航站樓投用,重慶東站全面啟用,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開通;果園港、新田港、龍頭港、珞璜港等主要樞紐港全部實現鐵路接入;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4631公里,路網密度穩居西部第一;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泰班列常態化開行,開辟泰國/越南-重慶-德國“亞歐公鐵聯運”線路,中歐班列全國率先常態化開行“跨兩海”直達線路;內河甲醇動力集裝箱船、海外倉、“渝車出海”網絡等創新布局成效顯著;重慶機電集團1—5月風電葉片、水力發電設備、高端工業泵等裝備制造產品出口同比增長34.4%;全球首個機場跨座式單軌項目成功落地;重慶文化旅游集團業態1—6月接待境外游客同比增長80%;陸海新通道金融服務聯合體同業授信金額超2800億元,銀團貸款余額53億元、同比增幅190%。
針對下一步工作安排,重慶市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說,市屬國企要聚焦服務推動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建設,確立發展方向、找準發展賽道、謀劃支撐項目,努力推動一批重大項目進入全市、全國“十五五”規劃編制,圍繞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鏈整合、區域合作等重點領域,細化形成“重慶市清單”和“市外沿線機遇清單”,加速布局新業務、承接新任務,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其一,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提能級、提效率、強產業。重慶機場集團、重慶物流集團等重點企業要完善現代化集疏運體系和綜合服務體系,拓展國際航線,深化江海、鐵水聯運,推動“渝車出海”、機電產品和大宗商品經陸海新通道運輸,建設“氫走廊”。
其二,把握中新互聯互通十周年機遇,打造經貿產業升級版。加速落地重慶渝富控股集團與普洛斯基金合作設立基金、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深化與鵬瑞利集團共同打造重慶東站TOD項目、中新(重慶)機場商業合作向T3B航站樓延伸、推進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示范基地核心區(二期)項目建設等,并支持慶鈴電動商用車拓展東南亞及大洋洲市場。
其三,推動“重慶造”核心競爭力產業“走出去”。重慶機電集團、重慶千信外經貿集團、重慶水務環境集團、重慶設計集團等要拓展國際營銷網絡,放大技術裝備與服務優勢,提升“重慶設計”等品牌影響力。重慶交通開投集團要推動跨座式單軌產業及市域雙流制軌道交通系統進入國際市場。金融國企需創新服務供給,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助力實體企業拓寬“走出去”融資渠道。
其四,增強國際經貿樞紐、國際交往樞紐功能。重慶千信外經貿集團、重慶文化旅游集團、重報集團等要用好平臺資源,強化招商引資、國際傳播,辦好經貿活動,以更大力度吸引外資、外企、外國人來渝,助力重慶由內陸“山水城”加速邁向國際“樞紐城”。
會上獲悉,重慶市“三企”聯動共建陸海新通道項目洽談活動將于7月10日舉辦,屆時一批新加坡、泰國、老撾、越南、俄羅斯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企業(機構)將參會。
重慶市國資委表示,重慶市國資系統將緊扣打造門戶型交通樞紐、綜合物流樞紐、國際經貿樞紐等九大樞紐,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為牽引,主動擔當、主動謀劃,帶頭開放、帶動開放,加快實施一批重大項目、重大改革、重大平臺,提高境外投資質量和經營水平,為重慶跨越山海、走向世界貢獻國資國企力量。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