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山西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7-05-18
作為山西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起步較早的大型能源企業、世界500強,晉煤集團獨具特色的產權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備受關注。
通過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將國有資本向發展潛力大成長性好的非國有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探索實行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等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各方參與的積極性,激發了國企發展新動能。
目前,晉煤集團以煤炭產業為核心,煤化聯動、煤氣共采、煤電一體、煤機并進,“一核四翼”產業格局初步形成,企業所屬各級子公司中,混合所有制公司已經占到45%,可歸為產權多元化的公司更是占到58%,涉及企業所屬煤炭、煤層氣、煤化工、電力、煤機制造、多種經營及新興產業等全部六大主導產業。
以產業瓶頸突破為目標的“國際合作模式”
在高瓦斯環境下,煤炭產能怎么才能安全釋放?大量的瓦斯和煤層氣被開采出來了,如何才能最快地讓它成為市場青睞的商品?煤機制造壯大了,如何才能讓它邁向國內國際更廣闊的市場?
面對這些產業發展壯大過程中遇到的產業瓶頸,晉煤集團率先想到的是與強者聯合。
上世紀80年代末,晉煤集團煤炭開采進入高瓦斯區域。這對于過去一直在低瓦斯礦區開采煤炭的煤炭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為了實現高瓦斯礦井的安全開采,晉煤集團在學習國內優秀煤炭企業抽放瓦斯經驗的同時,著手與當時世界上對瓦斯抽采利用技術成熟的美國企業開展合作,并于1992年與美國美中能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晉城丹佛資源研究開發利用有限公司,雙方各持股50%,對煤層氣及其產品進行研究、開發和經營。2003年,因國家法律變更,公司最后注銷。
盡管如此,晉煤集團還是在這一次國際合作中學習到了煤層氣開采利用的先進經驗,突破了國際公認的無煙煤地面抽采“禁區”,最終建成全國最大煤層氣開發利用集團。
隨著煤層氣(瓦斯)抽采能力的提升,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成為當時企業新的課題。為此,晉煤集團積極與在天然氣利用領域經驗豐富的國際性企業——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進行合作,并于2006年參股成立了目前亞洲最大的煤層氣液化公司——山西易高煤層氣有限公司。與非國有資本的合作,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率。截至目前,晉煤集團已累計收回利潤1.22億元,占當年出資資金的202%。
本世紀頭10年,晉煤集團抓住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機遇,積極推進煤機產業發展壯大,在連續多年躋身全國煤機制造企業50強的同時,不斷與國外有影響力的企業合作,成立中外合資企業。
2006年,晉煤集團在江蘇昆山與德國豹獅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香港樺林源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昆山晉樺豹膠輪車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為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維修于一體的礦用井下防爆無軌膠輪車專業機械設備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并最終打造成為了全國煤炭工業井下無軌膠輪車生產制造“十強企業”。2015年1月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正式掛牌上市。
2011年,晉煤集團與澳大利亞全球鉆探系統公司(簡稱“GDS”公司)合資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山西金鼎高寶鉆探有限責任公司,其中,晉煤集團持51%的股份。這一次強強聯合,高效集成了晉煤集團作為世界上擁有煤層長孔定向鉆機最多的資源優勢和GDS公司先進的設計和鉆機應用經驗。經過幾年的發展,公司已經快速成為中國首家長孔定向系統技術的制造、研發、應用平臺。
以產業鏈延伸為方向的“‘35·51’模式”
煤炭,特別是優質無煙煤,一度讓晉煤人感覺“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歷史上,它不僅因英國皇家壁爐取暖專用聞名,也因其優質化工原料地位,在國內外異常搶手。
上世紀末,一場突如其來的亞洲金融風暴讓我國煤炭企業陷入寒冬。晉煤人第一次有了“皇帝的女兒”也愁嫁的體會。
痛定思痛,晉煤人意識到:煤炭企業以單一原始產業結構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太弱,必須走以煤為基,走多元化的發展道路,才能提升企業的競爭實力和抗風險能力。
既然無煙煤的主要銷路是化工原料,那么就要挺進化工產業,打造“煤化”產業鏈,讓化工產業成為煤炭產業的“防火墻”。
對于這樣一個煤炭人陌生的行業,如何開局?怎么來做?通過多年的努力,晉煤人就創造性地摸索出了具有自身鮮明特點的“35.51”模式,僅用十幾億的資本投入就撬動了近四百億的社會資產規模。
其實質就是:圍繞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在合作公司中晉煤占有35%的股份,相對控股,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民營企業將自身16%的表決權,不可撤銷地委托授權給晉煤集團行使,這樣晉煤就擁有合作公司股東會51%的表決權。而日常經營管理上則充分依靠原有公司專業管理團隊,晉煤集團僅派出兼職董監事和財務總監,加強監督控制。
2003年,晉煤集團與山西豐喜肥業集團合作成立了晉豐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在高平市新建“36·52”化肥項目,邁出了發展煤化工產業的第一步。
2003年后半年起,晉煤集團開始對周邊500公里范圍內的化工企業進行選優并購,既能讓企業的煤炭產品快速到達產品終端市場降低銷售成本,又能實現高附加值轉化得到高額回報。
這些位于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浙江等農業大省的化工企業,形成了合理的生產和市場布局,搶占了煤化工產業快速發展的先機。2007年,晉煤集團一舉成為全國最大的煤化工企業集團,并且保持至今。截止2016年底,晉煤集團累計向11家混合所有制化工企業投資13.11億元,累計實現投資收益11.98億元,投資收益率91.38%。
晉煤集團這種低成本擴張模式,讓其在短時間內就擁有了數萬名成熟的煤化工團隊,為煤化工產業的發展壯大和優化升級提供了強勁的人才和技術支撐,也由此實現了由資本積累為主向由資本運營為主的戰略轉型。
各家控股化工公司在與晉煤集團合作后,由于有了穩定足額的優質原料煤供應和充足的資金保障,很快進行了技術改造、填平補齊、優化運行、新建擴建等相關工作,企業產能迅速膨脹,規模快速擴張,競爭實力急劇提升,迅速發展成為了當地經濟的骨干企業和利稅大戶,取得了十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并購企業年可消耗、儲存和銷售商品煤占到晉煤集團煤炭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不僅適應晉煤集團煤炭主業產能逐漸釋放的需要,為商品煤銷售提供了保障,而且構建起了更加完善、更加安全的銷售網絡。
以湖北三寧化工為例。2007年1月,晉煤集團控股三寧公司,十年間,累計消耗晉煤集團商品煤接近1300萬噸,收回紅利累計接近5億元,股本金由2007年年初的2735萬元,增加到2017年初的9353萬元。三寧公司也因晉煤集團強大的資源優勢和“中國500強”“世界500強”的品牌價值獲得年均遞增46%的發展速度。
為了提升煤化工產業化發展的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構建煤化工產業化發展的技術支撐平臺和核心競爭力,2004年7月,晉煤集團與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共同發起組建了流化床煤氣化工程研究中心,以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灰熔聚氣化技術為依托,以醇、醚、油特別是油為最終產品,建設多聯產工業園的項目方案。2005年1月,晉煤集團控股與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共同成立了“山西天和煤氣化科技有限公司”。
以拓展新興產業為基礎的“共贏合作模式”
從最初發展多種經營,單純解決職工就業與為企業主導產業提供生產和生活服務的目的,到進軍新興產業,將其作為“一核四翼”產業布局的必要補充,晉煤集團的多元合作探索始終都沒有停止過。
本世紀之初,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需求量也急速增加,我國煤企均進入煤炭產能釋放的快車道。
但是,由于主要用戶都在南方,且鐵路發展滯后,運力緊張,晉煤集團開始布局“礦路港航”產業鏈。
2005年1月,晉煤集團以雙方各持股50%,向徐州港務集團增資擴股,成功挺進北方內河航運業。此舉,不僅為企業煤炭港口儲存提供了便利,也為煤炭快速通過河海聯運輸送到南方地區提供了條件。
合作以來,徐州港務集團吞吐能力從2005年的2000萬噸提升到現在的4000萬噸,生產經營總額從當初的不足20億,到如今突破50億元。
2011年,晉煤集團與江蘇省燃料總公司和寧波市燃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發起成立山西晉煤集團宏圣煤炭物流貿易有限公司。其中,晉煤集團持77.8%的股份,其他兩家公司各持股11.1%。
目前,已經擁有4個鐵路發運站臺,1個煤炭網絡交易平臺,1條連接中蒙兩國跨國煤炭皮帶輸送走廊,在山西、安徽、湖北、山東、陜西、內蒙等全國煤炭主產區,建成14個貿易中心節點,實現了公路、鐵路、水路、貿易配送一體化運營。2016年實現生產經營總額70億元。
在多經產業的選擇上,晉煤集團堅持“圍繞核心、服務核心”,讓這些產業能夠依托主業更快成長。
2008年,晉煤集團以51%的股權參股一個地方集體企業——宇光電纜公司。合資合作后,公司快速發展,電纜產品不僅走進廣州亞運會、上海世博會,進入重慶電網、武漢電網、蘭州電網、華北電網等國家電網市場,而且還進入香港、加納、委內瑞拉等國際市場。
2015年,晉煤集團與山西傲維光視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第三方投資人田向東各持股45%、42%、12%,管理層及技術骨干持股比例1%,成立具有國際領先技術的晉煤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兩年多來,與意大利SIM2公司建立起戰略合作關系,引進了填補國內空白的3DLP技術平臺,聯合開發基于3DLP技術的三色純激光投影系統,實現了首款3DLP激光投影機的中國制造。
目前,晉煤激光所生產的1-5萬流明亮度影院激光投影產品,已應用于北京大地電影院線旗下的30家影院,隨著市場的逐步成熟,預計2017年將占領500家影院投影市場。
2014年,晉煤集團探索與民營企業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可能性,成立大唐文興公司。其中,晉煤集團持股67%,沁水縣柳氏民居實業開發有限公司持股33%,共同開發國家4A級景區—沁水柳氏民居景區的開發運營工作。目前,公司正積極引進專業化旅游文化公司進行股權重組,股東各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進行治理結構、人才機制和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機制轉變,建立起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共同推動景區實現更大發展。
2014年,晉煤集團響應山西省“百企千村產業扶貧開發”工程號召,主動對接貧困縣——神池縣,以51%的股權與當地一家民企共同成立神池縣谷德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大“地標”燕麥生產企業。2017年,與山東、上海等地的用戶達成5000噸產品的意向銷售協議。
以激發創新活力為根本的“職工持股模式”
在職工持股的探索上,晉煤集團是全國煤炭系統和山西省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為了解決職工子女就業問題和礦區產能擴大后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晉煤集團開始以職工集資方式創辦煤矸石發電廠。
1991年4月,職工集資電廠1號機組并網發電成功。隨后,晉煤集團著手由發行債券集資向發行股票與其它多種形式過渡,由單一全民所有制實現多種經濟成分的融合。當年底,以每股1元首發股票11.843萬股,參股職工在不到3年時間里紅利就達原入股本金的109.7%,分紅直至2009年因企業計劃整體上市,職工個人持股全部退出。
2002年,晉煤集團進軍房地產產業,控股成立山西銘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為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讓煤炭人在陌生的房地產行業快速成長起來,晉煤集團抓住國家及省委省政府關于國有企業實施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員的方針政策,開始對銘基公司進行改制試點。2007年12月實現改制,轉變成為晉煤集團控股、銘基公司職工持股、其他法人參股的民營化公司。
此后,銘基公司房地產公司快速成長為國家一級房地產開發資質的企業,產業鏈延伸至物業管理、建筑施工、建筑節能技術研發等領域,開發項目觸及海南、北京等熱點區域,累計開發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
本世紀初的煤炭黃金期,隨著企業煤炭項目建設的加快,作為晉煤集團負責礦井工程勘察設計的機關處室晉煤集團設計處卻由于資質缺項及力量削弱而不能適應服務集團公司快速發展的需要。只有建筑行業丙級和工程勘察乙級兩個沒有分量的資質,專業門類不全,人才不斷流失,職工收入很低,單位缺乏活力……
2007年,晉煤集團抓住山西支持國企開展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的機遇,對設計處進行改制,于次年初成立晉煤集團勘察設計院公司。其中,職工持股50%,集團公司持股30%,北京一家民營公司持股20%。
供職了多年的處室,名稱變更為“山西晉城煤業集團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僅僅多了幾個字,但單位性質有了根本的改變,從原來的機關處室,變成了自負盈虧的企業;從機關干部,轉變為企業人員;從吃皇糧,到掙口糧,從旱澇保收,到前途未卜……一夜之間的變化,沖擊的是職工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引發的是他們對自身利益和前途的種種擔憂。一時間,大家無法扭轉思想,更無法接受現實。
設計院公司第一任董事長、黨總支書記宋國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真是一石驚起千重浪。絕大多數職工想不通,抵觸情緒非常大,特別是一批中青年職工,他們還有較長的路要走,無法確定企業改制后是福是禍,覺得缺乏了保障,有吵鬧的,有要上訪的,有急著跳槽的……”。
在晉煤集團的支持下,設計院公司在公司成立后的短短九個月,總資產達到了7000萬元,實現生產經營總額6600萬元,利潤580萬元,在崗職工的平均收入有了提高,明顯超出了改制前的收入水平!
目前,設計院公司已經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成為山西省首家獲此認定的煤炭勘察設計企業。
2016年以來,本著強化資本運營、優化資本布局、提高資本效率的思路,晉煤集團正在組織對下屬子公司進行全面摸底研究,區分不同類型,探索建立對企業經營管理者和業務核心骨干的多元化激勵機制,推動混合所有制企業健康發展,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以做優核心產業為選擇的“取長補短模式”
煤企人最熟悉的是煤,最具核心競爭優勢的也是煤。然而,讓晉煤集團這個世界500強企業最煩惱的也恰恰是煤。
煤炭后備資源嚴重不足,新井建設進展不快,從2007年趙莊礦投產至今,晉煤集團沒有一座大型現代化礦井投產,煤炭主業可持續發展受到阻滯。同時,古書院礦、王臺鋪礦、鳳凰山礦將在2017—2018年陸續關井,上萬名老礦員工轉移安置迫在眉睫。
圍繞做優煤炭核心產業,2009年前后,晉煤集團成立晉圣公司、天安公司等多個資源整合主體,對43個資源整合包,以51%的控股方式與幾十家民營煤企進行了合資合作,成功拓展了3000多萬噸產能。民營資本和國有資本的合作,不僅發揮了民營企業靈活的體制機制優勢、成本控制優勢,而且也發揮了國有大型煤企安全生產管理優勢、融資保障優勢。
2009年,晉煤集團以51%的股權和太鋼集團共同組建山西晉煤太鋼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在山西省河東煤田中南部開采煤炭,焦煤資源儲量20億噸。這一大型煤田的開發建設,大大拓展了晉煤集團煤炭品種結構,為企業建設國際一流能源基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可為太鋼提供優質低成本的焦煤資源,極大地提升太鋼不銹鋼的競爭力。
2009年,晉煤集團對沁水胡底煤業有限公司進行重組,其中:晉煤集團控股51%,民營股東山西雷蚨德科技有限公司控股46%,沁水縣東安經濟開發中心控股3%。2010年10月,礦井取得60萬噸/年開工建設批復,準予開工建設。2016年12月實現礦井聯合試運轉,將于2017年上半年驗收投產。這座礦井的及時投產為老礦分流人員提供了就業崗位,大大緩解了企業分流就業壓力。
2014年初,上任不久的晉煤集團董事長賀天才在經過反復調研后,曾深刻地指出:“用發展的眼光找主要矛盾,企業面臨的最急切問題是煤炭基礎地位的動搖,主導產業發展的不足。”為此,他提出了“一核四翼”的戰略構想,即,以做優做強煤炭產業為核心,努力構建煤化聯動、煤氣共采、煤電一體、煤機并進的產業格局。
面對近幾年全國煤炭產業去產能的大背景,晉煤集團積極響應,一方面去除落后產能,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國企融資能力強的優勢,在資金極度緊張的情況下,仍然堅持狠抓先進產能建設,擇優對十余座合資合作礦井進行投資建設。2016年,新增先進產能710萬噸。
近年來,晉煤集團還以參股形式與中國大唐集團公司、華電山西能源有限公司、山西國際能源集團等國內大型電力企業進行合作建設煤電一體化項目,合作規模超過2000兆瓦,不僅充分發揮了電力企業發電優勢,煤炭企業產煤優勢,而且能夠大大降低雙方生產成本共同抵御市場風險。
國企混改,晉煤集團雖然走過了一些靜好的歲月,但是,面對山西國企業改革的攻堅之戰,需要探索的路還有很長、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