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星集團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打造全流程智能化輪胎企業
雙星集團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打造全流程智能化輪胎企業

文章來源:山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7-06-30
雙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青島“五朵金花”企業之一,也是山東省輪胎行業目前唯一一家國有上市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和智能轉型,2016年雙星集團被國家工信部評為全國“綠色輪胎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公司”(輪胎行業唯一)、“質量標桿”、“工業品牌培育示范”、“技術創新示范”,成為五年來中國所有公司中唯一一家全部獲得四項國家級殊榮的公司,并被稱為“中國輪胎智能制造的引領者”。
一、以“創新”促“創業”,為企業發展提供新動能
雙星集團是一個具有95年歷史的老國有橡膠企業。作為傳統的勞動、資金、資源密集型產業,我國輪胎行業始終處于“大而不強”的境地,持續發展面臨重大瓶頸。為了扭轉這一局面,雙星加速推進“工業4.0”生態圈和“服務4.0”生態圈物聯網戰略,在行業低迷之際實現銷量、收入、利潤全線豐收。
雙星集團借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國企改革等契機,變“新常態”為“新搶態”,加速新舊動能轉換,主動淘汰了60%以上的落后產能和產品,搶先從“汗水型”走向“智慧型”。率先在行業內推行市場細分化、組織流程化、經營單元化的“三化管理模式”,率先建立了全球輪胎行業第一個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工廠,率先創立了開放的“服務4.0”和“工業4.0”生態系統。雙星輪胎已成為極具個性化的青島“智造”樣板,創造了“三年超越三十年”的壯舉。
放眼全球輪胎行業,全流程“工業4.0”的道路從未有企業走過。從制造到“智”造,雙星經歷了一段艱辛的探索之旅。經過大量的產業趨勢、前沿技術研究和市場調研,雙星審慎地進行輪胎“工業4.0”智能工廠的頂層設計,特別是智能系統、智能裝備和機器人三個關鍵環節,用了將近20個月時間,歷經上百次的修改和完善。之后,用了將近1年的時間實施工廠建設,最終建成全球首個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工廠。
二、變“制造”為“智造”,奠定企業發展新優勢
2016年6月,雙星在全球輪胎行業率先建成第一個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工廠,完全顛覆原有的運營模式,由“以產能為中心”調整到“以訂單為中心”,使企業真正將發展重心放在滿足用戶需求、創造有效供給上。
雙星的“工業4.0”不是一個由員工指揮機器的自動化工廠,而是一個由用戶指揮、數據驅動、軟件運行的智能生態系統,融“產品定制化、企業互聯化、制造智能化”于一體,用戶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產品的模塊化定制,企業不僅實現了內外互聯、人機互聯、機機互聯、機物互聯、物位互聯,而且能夠智能排產、智能送料、智能檢測、智能倉儲、智能評測。生產線上共有11種300余臺智能機器人,輪胎生產的30余項工藝均能以智能化方式完成,80%以上的裝備是由雙星自主設計和開發制造。尤其是目前一般的方法無法完成對微小物料或原材料信息的采集和跟蹤,雙星則利用全球獨創的MEP平臺和電子標簽技術,實現全流程物、人、工裝、設備、位置的信息智能匹配,不僅可以真正實現全流程的質量跟蹤和追溯,也是全球輪胎行業唯一一家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的企業。
智能制造,帶來的是全球輪胎產業的顛覆性革命。統計顯示,雙星“工業4.0”智能化工廠投運以后,雙星員工的勞動強度降低60%以上,產品不良率降低80%以上,勞動生產率是過去的3倍以上,產品實現了高端、高差異化、高附加值,環保、能效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不僅如此,雙星通過一個輪胎智能化工廠,還做出了智能裝備、智能物流(機器人、冷鏈物流、機場物流)、廢舊橡塑綠色智能循環利用三個新產業,真正借“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的契機,通過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現了新舊動能的轉換。
三、由“賣產品”到“賣服務”,打造物聯網生態新經濟
雙星推進的物聯網生態圈戰略由兩部分構成:一是以輪胎及智能裝備為核心的“工業4.0生態圈”,二是以汽車后市場為核心的“服務4.0生態圈”,最終目標是建立起開放、共享的網絡平臺,使雙星成為以用戶體驗為核心、實現大規模定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企業。
按照雙星規劃,目前與雙星“工業4.0生態圈”相匹配的“服務4.0生態圈”的智能服務平臺正在打造中。通過主攻汽車后市場“服務4.0生態圈”,雙星將實現線上線下無縫對接、路上路下無處不在、由“賣產品”到“賣服務”的轉變,整個系統從用戶交互起始,逐步延展到用戶體驗、交易、上門服務、服務評測,全流程閉環,進而實現由服務雙星輪胎到服務其他品牌輪胎,再到服務其他汽車后市場的增值服務。
早在2014年,雙星就已經啟動“星猴戰略”,24小時服務熱線、“0延誤救援”服務、“移動星猴”服務車,用戶只要有需求,就會在第一時間到達,進行救援服務。尤其是在全國推廣“星猴戰略”,實現了從雙星輪胎的安裝、修補、救援服務到打破行規承接第三方輪胎的各項服務,再到汽車后市場增值服務的拓展,以及社會化的道路救援等業務,做到了“用戶只要一個信息,其余由星猴來做”的服務承諾,實現由“賣產品”到“賣服務”。
2015年,雙星輪胎牽頭起草《輪胎類產品售后服務標準》,這是中國輪胎行業在服務方面的首個國家標準。制造業服務化是行業發展的新興趨勢,企業價值鏈以“制造為中心”向“服務為中心”轉變。該標準的制定與啟用將有助于中國輪胎企業向服務型企業轉化,進一步加強中國輪胎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同時,為滿足物聯網生態圈戰略需要,雙星創建了全球市場創新中心、全球需求創新中心、國際級檢測中心和石墨烯輪胎實驗室,國際級試車中心、全球物流中心和綠色循環產業園也即將開建。事實上,雙星正在加速推進“營銷當地化、制造洲際化、研發全球化”國際化戰略。雙星輪胎已出口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中國同行業獲準進入國際市場范圍最大的企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