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發布時間:2017-08-11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國有企業作為遼寧振興的“龍頭”,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培育核心競爭力,爭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軍,加快培育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企業科技人才隊伍。
圖①:遼漁集團大型金槍魚圍網捕撈船。資料圖
圖②: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上廠區。資料圖片
遼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有800多戶,資產超過2萬多億元……體量之龐大,難以想象;改革任務之艱巨,不言而喻。
國企改革是“難啃的骨頭”,也是必須下定決心“要啃的骨頭”。推進研究國資國企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持續發力,激活國有資產、實行多元化改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遼寧瞄準短板、聚焦痛點,擼起袖子加油干,須臾不容緩,片刻不放松。
匯聚合力,激活超千億“沉睡”國有資產
深化國企改革,不是簡單的“擦脂抹粉”?!皥猿职褔衅髽I搞好、把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做優不動搖”是黨中央的明確要求。要發揮“國之重器”更大的作用,就要匯集優勢資源形成合力。
遼寧以優勢大型骨干企業為依托,推動地方國企之間及與央企和其他投資者之間沿產業鏈、價值鏈調整重組,全省地方國有資產總量90%以上集中到工業、交通運輸業和社會服務業,一些重點企業經過重組增強了實力,有的成為行業排頭兵。同時,采取多種措施對大批國有中小企業進行了改制退出。
在省本級的示范帶動下,全省14個市組建了31家國有企業集團,帶動全省600多家生產經營性事業單位完成轉企改制,收回事業編制1.5萬余個,盤活了國有資產,增加了市場主體數量。同時,相關領域產生的省本級政府債務一并移交,一次性劃轉債務1080億元,大大降低了政府債務水平,總體負債率下降到警戒線以內。
“資產盤活了,政府債務降低了,市場主體增加了,干部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員工待遇提升了”,深處改革風口的遼寧干部如此評價國有企業的布局調整。
多元混改,構筑“1+N”制度體系
2016年,全省國有企業通過增資擴股、合資合作等方式,積極引入各類資本569億元參與國企改革,有力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同時,資產證券化步伐不斷加快,形成了省屬企業資本運作整體方案,成大生物、鐵墻環保和倚天軟件在新三板掛牌。目前全省有國有控股上市公司27家,股票29只。
2016年8月,遼寧集中出讓省交投集團、省水資源集團、遼寧能源集團、遼漁集團、撫礦集團、沈煤集團和鐵法能源集團等7家企業20%的股權,全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擬出讓的20%股權此前已劃歸遼寧省社保基金理事會,出讓資金將用于彌補遼寧省社會養老金的不足。實行股權多元化、推動國企改革,補充養老金、防范養老金發放風險。
一手抓改革創新,掃除國企不活、國資競爭力偏弱的體制機制障礙;一手抓風險防控,兜住養老金嚴重虧空、政府性債務偏高的痛點,國資國企改革有條不紊。
多元化的“混改”,不僅讓國企煥發了生機,也解決了一大批老企業的歷史遺留問題。
遼寧制定了《全省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方案》,14個市基本完成中央企業“三供一業”核實和對接,全省簽訂分離移交“三供一業”協議項目194個?!哆|寧省廠辦大集體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基本制定完成。大連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納入了國家試點。
轉換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體制機制不活,適應市場能力差。過去,國有企業普遍存在的這一問題影響了企業的發展。要想使國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游刃有余,就必須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遼寧省社科院副院長牟岱說。
目前,遼寧省國有大型企業普遍建立了由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組成的法人治理結構,同時還在一些企業探索引入外部董事和開展董事會選聘經理人員試點。
2016年,新組建的遼寧省交通建設投資集團、遼寧省水資源集團、遼寧省環保產業集團3家省屬企業集團改制完畢并投入運營,涉及資產總額超2000億元。
國企改革,要以釘釘子的精神,加大國資國企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力度。獻禮黨的十九大,遼寧國有企業今年要吸引各類資本1000億元,并組建省旅游產業集團、省擔保集團、遼勤集團、省體育產業集團,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激發國有企業動力活力。(人民日報記者 何勇 辛陽 劉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