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常態化班列實現雙向對開
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常態化班列實現雙向對開

文章來源:廣西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7-10-16
9月28日,中新互聯互通(中國-新加坡)南向通道海鐵聯運常態化班列北部灣港—重慶首發儀式在欽州港東站舉行,與本月25日在重慶鐵路口岸啟運的(重慶-北部灣港)常態化班列互為對開班列。這既是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提出的“向海經濟”要求的關鍵舉措,也是中新兩國“一帶一路”合作的重大成果,更是廣西開放開發的新成效。
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由兩部分構成,分別是重慶至北部灣港之間高效且價格穩定的鐵路班列和北部灣港至新加坡之間點對點的直達穿梭巴士。“南向通道”以北部灣港為節點,搭建起中國西南、西北鐵路和海運無縫銜接的最佳路徑,它既是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的積極探索,更開創了物流驅動產業發展的新機遇。此次在廣西欽州港東站啟運的南向通道海鐵聯運常態化班列(北部港-重慶),沿途經過廣西、湖南、貴州、重慶,約1400公里。雙向班列的開通,標志著西部地區第一條南北縱向國際貿易物流大通道正式運行。
相比較傳統物流通道,南向通道物流效率大大提高,物流成本大幅降低。較江海聯運,南向通道國內段運輸時間由14天以上縮短至2天,中轉關檢效率由4小時降低到1小時左右;鐵路雙向運費下浮30%,港口作業費率減免50%;中轉關檢費用降低80%,外貿進出口大柜貨物成本降低約2600元/箱。
下一步,港務集團將進一步優化北部灣港航線,加強市場推廣,與社會各界一道,加密班列密度,啟動冷鏈班列運輸測試,推動“一帶一路”多式聯運標準化建設,力爭年底實現每周雙班、2018年實現每周三班,以更優質的服務為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建設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