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服務國企新舊動能轉換顯成效
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服務國企新舊動能轉換顯成效

文章來源:山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7-11-01
近日,兗礦科澳鋁業有限公司14萬噸電解鋁產能指標轉讓項目網絡競價活動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下稱“交易中心”)公開進行,掛牌底價2.1億元,最終以14.02億元成交,溢價率高達567.62%。該項目的成功轉讓,盤活了企業的存量資產, 實現了國有資產的大幅增值。對此,山東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斌作出重要批示,“競爭是最高能的‘酵母’,公開是最好的‘防腐劑’。電解鋁指標的成功交易,說明了加快建設交易平臺的重要性,交易中心工作有力,應充分肯定”。交易中心自成立以來,通過企業存量資產市場化流轉,盤活低效、閑置資產2000多億元;通過推進企業混改、增資擴股、并購重組、股權質押等融資方式為山東省引入外部資金300多億元。在此期間,同步引進先進技術、市場資源、優秀人才和科學的管理模式,為服務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發揮了積極、重要作用。
作為能源大省和國資大省,僵尸企業處置和國企混改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的必然需要。2017年以來,交易中心多措并舉成功完成對山東能源集團、魯信集團下屬25戶僵尸企業的集中處置,通過市場公開實現高溢價成交,得到了省管企業的一致好評。交易中心作為山東省國企混改的重要市場平臺,從2007年開始就積極探索國有企業市場化增資擴股方式,并成功推進濰坊亞星化學集團融資7270萬元,打響產權市場增資擴股的“第一槍”;今年以來,交易中心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助力山東影視完成首輪6億元融資,邁出山東省文化國企混改的“第一步”;全流程服務山東交運混改項目,成功引入國際知名、全球領先的物流商普洛斯等十多家戰略投資者,實現了山東省省級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單”的落地。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加快產權資本市場建設,不斷完善市場平臺功能,為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