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兩國雙園”推進國際產能合作
——記高速發展中的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
——記高速發展中的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
以“兩國雙園”推進國際產能合作
——記高速發展中的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
——記高速發展中的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

文章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17-11-20
位于廣西欽州的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是中外政府合作建設的第三個國際園區。自2012年4月開園以來,在中馬兩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馬欽州產業園區與馬中關丹產業園區共同開創“兩國雙園”國際產能合作新模式。目前,經過五年多的開發建設,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啟動區產業項目布局已基本完成,園區土地供地率從2015年初的不足40%提高到73%,資金使用率從不足45%提高到91%。截至2017年10月,園區招商引資共引進產業及城市項目超過100項,總投資超過500億元。
象征中國和馬來西亞兩國友好合作的園區大門
推進“兩國雙園”合作模式
所謂“兩國雙園”,就是中國和馬來西亞兩國在對方互設產業園區,聯袂發展。2012年4月,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開園;2013年3月,馬中關丹產業園區開園。由于采用“兩國雙園”的合作模式,中馬雙方在推進產業合作規劃、開展聯合招商、爭取兩國政府政策支持、設立國際產業合作基金、建立產業項目落地支援機制等方面開展了更緊密的合作。
在產業選擇和布局上,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引入了諸如燕窩、清真食品、棕櫚油加工等馬來西亞的特色優勢產業。中馬兩國政府于2016年11月簽訂《馬來西亞輸華毛燕的檢驗檢疫和獸醫衛生條件議定書》,圍繞推進毛燕進口、“兩國一檢”等合作項目,建立健全對口部門溝通協調機制。2015年以來,中馬兩國已舉辦了兩屆中馬“兩國雙園”聯合招商推介會,積極推動鋼鐵、陶瓷、鋁型材加工、太陽能裝備制造基地、龍建新材料等項目進駐馬中關丹產業園區。同時,中馬欽州產業園區與馬來西亞創新中心、MMC以及Herbitec公司等馬來西亞企業就科技合作、草藥研究與開發、燕窩加工貿易產業發展、橡膠與棕櫚油深加工、清真食品開發等產業項目簽訂合作協議。與此同時,位于馬來西亞關丹的馬中關丹產業園也吸引了大批中國企業入駐,首個入園的年產350萬噸鋼鐵項目預計于今年年底投產。
建特色扶貧小鎮探索征地新模式
南國初冬,風物絲毫不見蕭瑟,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里更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一片片亟待開發的土地上,大吊車在不停地運作。特色扶貧小鎮項目,是這個產業園區將園區建設與國家扶貧工作完美融合的創新舉措。
為更好地完成廣西“十三五”扶貧攻堅任務,中馬欽州產業園區規劃建設特色扶貧小鎮項目,該通過“雙送”的方式(送房子、送工作)來重點解決全區貧困家庭適齡青年就業問題,計劃吸納廣西5萬貧困人口到特色扶貧小鎮安居樂業,這不僅可以廣西貧困人口脫貧致富作出貢獻,還可以為園區引進技術型產業工人,解決園區企業用工需求。
據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林海波介紹,在特色扶貧小鎮建設過程中,園區管委會以“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實行凈地征收新模式,通過加強征搬安置工作體制創新,鼓勵并引導被征地群眾組建股份合作社,將項目的土地平整、土方開挖等工程交給合作社去做,讓合作社的農民獲得工程收益,最終把群眾從過去的被征搬對象轉變為參與園區開發建設的主體。
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園區仍將進一步創新現有體制機制,把農民擁有的“安置資產”變成“安置資本”,為失地農民創造更大的受益空間,依托原有村莊體系,努力做到少征拆農民房屋。
高技術輕資產 全力推動現代化新興產業布局
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重點發展的六大產業為: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食品加工、材料及新材料、生物技術和現代服務業。截至今年10月,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共引進產業項目100多個,總投資超過500億元,預計達產后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實現稅收超過60億元,這些產城項目主要有鑫德利光電科技、保利協鑫分布式能源、凱利數碼、大酉新能源電機研發、蛋殼機器人等高新技術產業項目。
2017年4月9日航拍欽州中馬工業園
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林海波表示,下一步,該園區將通過設立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專業基金和國際產能合作基金,支持和推動一批高科技和國際產能合作項目入園。并以“園中園”方式進行布局,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化布局和發展。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未來將進一步發揮“兩國雙園”合作機制的聚集作用,實施“雙園”更緊密合作計劃,推動園區成為中馬兩國投資合作旗艦項目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合作示范區。
(國務院國資委網站 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