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國資委印發監管企業內部資源整合指導意見
廣西國資委印發監管企業內部資源整合指導意見

文章來源:廣西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8-01-08
近日,廣西國資委印發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國資委監管企業內部資源整合指導意見》。這是繼2014年以來,廣西國資委按照自治區黨委提出的“管大、管少、管活”的原則,繼續加大力度實施企業外部資源重組整合圍繞做強做優做大廣西國有企業又一重要舉措。
《指導意見》提出四個方面工作措施:
一是壓縮管理層級,減少企業法人數量。繼續壓縮管理層級,堅持壓縮三級以下企業,對三級以下企業進行清理整合,進一步提高集團管控能力。各集團公司作為壓縮管理層級的主體,要結合改革的部署繼續深入推進內部重組和瘦身健體,減少子企業法人個數和開展精益化管理,清理低效無效資產。
二是清理非主業企業,清理低效無效資產。重點把資金、人才等資源用于集中發展主業或與主業相關聯的產業鏈上,按照做精做強做優主業的導向,將企業有限資源集中發展優勢產業,優化內部結構,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加快清理“僵尸企業”,對內部長期資不抵債、虧損嚴重以及資源規模小、股權比例低、不具備成長性的企業,通過實施破產、轉讓、關閉清算或合并等方式清理退出,轉向具有競爭優勢和增長潛力,能夠支撐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布局調整。
三是先易后難,多渠道重組整合。對容易推進、企業之間融合度高的業務,由國資委引導、企業自愿選擇推進其中容易整合的子企業進行整合。對企業間資源整合難度大,但行業相關、產業相近、業務相同,由國資委引導,企業按照市場化方式進行整合。重組整合可以通過無償劃轉、置換、收購、作價出資、創新合作等方式進行。
四是優化資源配置,推進企業上市。列入廣西國資委國有上市后備名單的企業,優先整合和配置資源。推動資金、技術、人才等各類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推進條件成熟企業上市步伐。
201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印發桂發〔2014〕16號文,提出2017年前將廣西國資委監管企業整合至20戶左右的目標。三年來廣西國資委將累計60多戶監管企業重組整合到現在的24戶。在此基礎上,《指導意見》明確再用3年左右時間,采取分階段推進,實現國有資本配置效率顯著提升,國有經濟結構明顯優化。2018年底前,對主業收入低、無效低效資產占資產總量50%以上、連續3年虧損的企業進行集中整合。2019年底前,對主業收入低、無效低效資產占資產總量30%以上、連續2年虧損的企業進行集中整合。2020年底前,整合各集團公司相應的金融、房地產、酒店旅游等業務板塊至具有競爭優勢的集團公司,力爭在金融、房地產、酒店旅游等行業形成廣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