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港合資經營的文萊摩拉港1月底實現全面信息化管理
廣西北港合資經營的文萊摩拉港1月底實現全面信息化管理

文章來源: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01-29
2018年1月底,由文萊摩拉港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的文萊摩拉港集裝箱碼頭將實現全面信息化管理,全碼頭的操作效率及準確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文萊摩拉港有限公司由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港集團)與文萊達魯薩蘭資產管理公司合資組建,2017年2月21日,摩拉港有限公司正式接管文萊摩拉港集裝箱碼頭的運營。長期以來,摩拉港的碼頭操作和統計是以原始的手工記錄后再輸入電腦的方式為主,統計時常存在不準確的情況,碼頭現場情況無法實時更新。針對這樣的情況,在北港集團的倡議及全面支持下,為摩拉港量身打造的港口操作系統已進入了最終測試的階段。為確保系統上線順利,北港集團派遣技術專家對摩拉港的員工進行核心業務培訓指導,計劃在2018年1月底完成系統上線工作,實現港口全面信息化管理,全碼頭的操作效率及準確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摩拉港位于文萊摩拉縣,是該國唯一的深水港口,也是文萊開展國際貿易的主要通道,目前文萊除油氣資源外90%的進出口貨物均途經摩拉港。但由于長期運營管理技術落后,港口區位優勢沒有得到有效體現,加之物流成本較高,摩拉港發展受到限制。接管工作完成后,摩拉港有限公司大力進行港口的運營管理及后續的升級改造,按照“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的要求,將摩拉港打造成“更為智能,更為現代化,更為綠色環保、更為國際化”的區域樞紐港。與此同時,摩拉港引入“港-產-園”協調發展模式,配合“文萊特色的自貿區政策”,北港集團進一步大力促進文萊產業結構多元化,助力文萊經濟快速發展。
2017年8月份,在接管摩拉港集裝箱碼頭短短五個月后,新增的4臺正面吊、3臺堆高機等流動設備正式投入使用,為近20年沒有新購設備的港口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摩拉港新增的流動作業設備
接管摩拉港集裝箱碼頭后,經過一年的努力,該港口單船平均作業效率為28.9move/小時,同比提高44.5%,外拖車提還柜平均時間為25分鐘,同比減少58.3%。
據東南亞區域船公司MCC的效率報告,文萊摩拉港的效率從2017年7月開始已經超過民都魯港,成為東馬效率第一港口;并且從7月開始,在MCC的KPI評分體系連續4個月取得5分滿分,這是東馬地區的港口從未有過的成績,也是摩拉港新的歷史記錄。
2017年9月1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張曉欽、文萊首相府能源與工業部部長亞斯敏的見證下,北港集團與文萊政府相關部門簽署了文萊摩拉港注資協議、文萊物流園開發建設諒解備忘錄、文萊產業園開發意向書,進一步夯實整體運營管理和未來發展基礎上,中文雙邊在發展多元化的物流服務和探索符合中文雙方共同利益的“港口-產業-園區”協同發展模式的道路上,又邁出堅實一步。
文萊摩拉港
在穩步運營港口的同時,隨著我國與文萊兩國合作的不斷深化,北港集團將進一步擴大在文萊的投資力度。北港集團與文萊合作方摩拉港簽訂的注資協議、物流園開發建設諒解備忘錄和產業園開發意向書等三項協議,將逐漸落地。一是推進碼頭升級改造,2018年擬新擴建一個集裝箱泊位,將集裝箱碼頭吞吐能力提升至100萬TEU/年;同時對現有通用碼頭進行升級改造,并新增岸邊裝卸設備,最大程度提升港口作業效率。二是北港集團將與文萊政府一道盡快啟動港口配套產業園區開發項目。目前產業園開發用地已經基本明確,園區開發將借鑒馬來西亞關丹產業園”“港-產-園”開發運營模式,以“清真制造”、“電子信息”、“現代物流“以及“房地產”等四大產業為主導方向,并延伸研發設計、金融服務業、商貿服務、商務辦公等配套產業,形成制造研發區、 國際物流區、 現代商貿區以及生態居住區四大功能組團,建設成為文萊新時期產業發展的標桿型園區。
【責任編輯: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