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條小曲率半徑S型曲線頂管隧道項目順利貫通
國內首條小曲率半徑S型曲線頂管隧道項目順利貫通

文章來源:深圳市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8-07-06
近日,經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務集團”)及參建各方近百天的艱苦奮戰,濱河大道(新洲路—福田水質凈化廠)污水管道工程中地質最為復雜、施工難度最大的W16-W14段頂管隧道順利貫通。
這是國內首條使用小曲率半徑S型曲線隧道項目,其貫通標志著頂管施工技術最難、風險最大的工程段已完成,為濱河大道(新洲路—福田水質凈化廠)污水管道工程的全線貫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濱河大道(新洲路-福田水質凈化廠)污水管道工程是實現治水提質總體目標的重點工程之一。該工程位于濱河大道北側,東起新洲路,西至福田污水處理廠,全長3.352公里。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福田片區的污水量猛增,濱河水質凈化廠已處于滿負荷狀態。為有效解決污水增量問題,市委市政府決定開展此工程,將污水增量由濱河水質凈化廠輸送至福田水質凈化廠,進一步保障福田片區排水系統的安全運行,助力福田區經濟快速發展。
W16-W14頂管隧道的施工需穿越濱河大道車公廟立交橋,該區域障礙物密集,地下管線錯綜復雜,需同時避讓多處立交橋樁、燈塔、給排水管線等。據測量,設計管線距周邊立交橋樁基凈距僅2.2米、與燈塔基礎凈距僅0.3米,最小曲率半徑僅300米,邊距如此狹小,對管道頂進方向的精確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加了施工難度;再加上該管道的始發洞口處于流砂層,透水性強,塑造性極低,發生流砂的幾率高,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濱河大道坍塌,甚至危及立交橋的安全。種種困難使得常規直線頂管技術無法作業。
為啃下這塊“硬骨頭”,打造樣板工程,水務集團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聘請業內專家反復討論,仔細研究施工圖紙,力圖制定最科學的施工方案;集團工程建設部、各參建單位更是苦鉆圖紙,吃透設計。經多方反復協商與討論,最終決定采用“小曲率S型曲線近距離穿越樁基群”方案。該方案采用盾尾導向環、調節式中繼間套管、縮短管節長度等措施,以達到穿越該區域的目的。同時,采取多向特殊注漿來應對流砂層問題,終于實現了隧道的安全始發與精準頂進。
目前,水務集團正全力組織開展濱河大道段2公里管道及附屬設施的施工作業,投入頂管機5臺,同時進行5個作業面施工,力爭早日實現該污水管道工程的全線貫通。
【責任編輯:李巨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