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廣東國資監管企業利潤總額增長17.9%
今年上半年廣東國資監管企業利潤總額增長17.9%

文章來源:廣東省國資委 南方日報 發布時間:2018-07-18
2018年上半年,廣東省各級國資監管機構和國資監管企業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打好防范風險攻堅戰,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總體經營延續穩中向好態勢。2018年上半年,廣東省國資監管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164.20億元,同比增加176.67億元,增長17.9%,增勢強勁。利潤貢獻較大的分別是工業占比31.8%、交通運輸業占比23.2%和社會服務業占比19.4%。
5市國有資產規模超千億
截至6月末,廣東省國資監管企業凈資產為33412.15億元,比年初增長5%,同比增長12%,同比增速較年初提升了4個百分點,其中歸屬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為23590.97億元,比年初增長6.4%,同比增長11.4%,同比增速較年初提升了4.1個百分點,國有資產持續實現保值增值。
21個地市國資監管企業資產總額86230.21億元,同比增長16.9%,其中資產規模超千億的地市分別為:深圳(35032.07億元)、廣州(31486.95億元)、珠海(6369.94億元)、東莞(4655.95億元)和佛山(3714.8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作為廣東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城市之一,也是廣東國有資產規模最大的城市。究其原因,是深圳市重視國企產權制度改革,較早推動國資布局優化及結構戰略性調整,積極探索以上市、引戰、管理層和核心骨干持股、并購重組、基金等多種方式推進市屬國企產權制度改革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使深圳市屬國企成為國資、民營、外資共生發展的良好載體。
營收連續17月同比增幅超兩位數
2018年上半年,廣東國資監管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9165.05億元,同比增加993.63億元,增長12.2%,連續17個月同比增幅超過兩位數。
其中,地市國資監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273.95億元,同比增長14.5%。營收規模排名前三位的地市分別為廣州、深圳和珠海。21個地市中,有15個營業收入同比實現增長,增幅超過20%的地市有6個,其中增幅最大的3個地市分別為佛山(45.9%)、珠海(28.4%)和茂名(28.4%)。
省屬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9.8%
2018年上半年,廣東省國資監管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164.20億元,同比增加176.67億元,增長17.9%,增勢強勁。
其中,地市國資監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974.81億元,同比增長15.8%。其中利潤總額規模排前三位的地市分別為深圳、廣州和珠海;21個地市中,有10個地市利潤同比實現增長,增幅超過20%的地市有7個,其中增幅最大的3個地市分別為佛山(325.7%)、陽江(325.2%)和肇慶(78.6%)。
廣東省屬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89.40億元,同比增長29.8%。利潤總額貢獻最大的三戶企業分別為廣物控股集團、省交通集團和廣晟公司;增幅最大的3戶企業分別為廣物控股集團、鹽業集團和廣業集團。
其中,今年上半年,廣物控股集團以超過51億元轉讓廣物地產45%股權,投資增值逾千倍。據悉,廣物控股集團于2007年,授權全資子公司廣東物資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物物產”)投資450萬元持有廣物地產45%的股權,擔任第一大股東。歷經10余年的經營發展,時至今日該股權投資回報率超1100倍,大大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機械制造企業效益持續增長
從行業來看,2018年上半年,廣東省國資監管企業中利潤貢獻較大的分別是工業(占比31.8%)、交通運輸業(占比23.2 %)和社會服務業(占比19.4 %)。
187戶機械制造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503.67億元,同比增長12.5%;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51.3億元,同比增長22.1 %。其中:格力電器實現利潤146.16億元,同比增加34.28億元,增長30.6%,占全部機械制造企業實現利潤的58.2%。
分企業看,機械制造企業中實現利潤最多的前3戶企業分別是: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廣州)和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廣州)。
【責任編輯: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