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扶貧日:江蘇省屬企業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
國家扶貧日:江蘇省屬企業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

文章來源:江蘇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8-10-19
今天是第五個國家扶貧日。近年來,江蘇省國資委在加速推進江蘇省屬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充分發揮省屬企業資源、技術、財力等方面的優勢,通過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項目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多種方式,積極投身精準脫貧工作。十八大以來,江蘇省國資系統共開展各類扶貧項目180多個,選派扶貧掛職干部120多人,支持幫扶資金5.6億元。
近年來,江蘇省屬企業累計對外公益捐贈1.86億元,交通控股公司等32戶省屬企業獲頒“博愛”銅牌,華泰證券榮膺“2017中國社會責任杰出企業獎”。會同江蘇省扶貧三會繼續實施“省屬企業滴水?筑夢扶貧助學工程”,幫助蘇北5市經濟薄弱地區貧困家庭子女完成職業高中階段學業。會同江蘇省婦聯、兒基會,實施“省屬企業春蕾職教圓夢工程”,專項資助蘇北地區的貧困女生完成職教(中專)階段的學習。
江蘇省聯社
信貸扶貧:助力430余個經濟薄弱村脫貧
江蘇省聯社引導全省農商行把精準扶貧作為履行社會責任、踐行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農商行鄉鎮網點全覆蓋優勢,力促全省貧困地區金融服務顯著改善,農村貧困人口顯著減少,貧困群眾獲得感顯著增強。
截至2018年6月末,江蘇省農商行累計向1025個貧困村、56萬貧困戶累計投放扶貧小額貸款357.54億元,力促130多萬建檔立卡農村低收入人口脫貧,430多個經濟薄弱村實現達標退出,為全省經濟薄弱地區、革命老區低收入人口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蘇豪控股集團
創新路徑:讓幫扶精準有效
蘇豪控股集團旗下企業弘業期貨推進金融創新業務服務“三農”工作,在灌南縣開展“雞蛋+保險”業務,以“政府扶持+保險業務+場外期權”的創新模式,助力蛋雞養殖農戶脫貧致富、穩定收益。該公司還在吉林省鎮賚縣開展玉米、大豆“期貨+保險”業務,為農戶解決“后顧之憂”。
參與設立產業援疆基金,創新省外援助模式。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與其他10家省屬企業和伊犁州國有資產投資經營公司共同發起設立伊犁蘇新投資基金,基金總規模19億元,其中蘇豪控股集團已出資1億元,依托自身資源進行產業扶貧。截至2018年6月30日,伊犁蘇新基金已投資股權投資業務項目7個,投資總額9.5億元左右。
徐礦集團
“幸福路上不落下一人”
徐礦集團始終把“讓全體徐礦人都能過上好日子”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忠誠執行以職工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解決好提高職工收入、建立精準扶貧資金、實施陽光助學工程和補充醫療保險等“底線”民生,共建共維共享徐礦美好大家庭。今年以來,全集團在冊職工收入同比增長20.89%,累計發放慰問金860萬元,設立100萬元精準脫貧基金,走訪特困家庭、困難職工7000人次,給1280名困難職工子女發放助學金300余萬元,推動實現發展成果由全體職工共享。
徐礦集團以特困職工穩定增收、脫貧解困為重點,采取醫療互助、技能提升、教育保障、集中幫扶、提高收入、社會救助六項措施,對特困職工進行扶貧脫貧。對因學、因殘、因病、無勞動能力、低收入等不同特困職工,建立分類施策機制,實施“一人一策”幫扶措施,明確脫貧路徑,確保扶貧幫到點上、扶到根上。集團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及機關部室分別包保一戶特困家庭,其余特困職工家庭按照“一人不少、一戶不落”的原則,由基層單位包保,確保全覆蓋。徐礦集團還專門設立基金扶貧,由集團黨委、行政、工會按照5:3:2比例首期募集資金100萬元,幫助特困職工家庭解決實際困難,保障特困職工基本生活。基金使用基本按照每戶每次5000元的標準,分4次在中秋、元旦、春節等節日前夕發放。 通過努力,目前徐礦集團已有52戶特困戶脫貧,脫貧率74%,計劃2019年底實現70戶特困職工全部脫貧。
沿海集團
精準施策 精準扶貧
近幾年,沿海集團聚焦精準扶貧脫貧,發揮沿海特色產業和現代農業優勢,出人出資出力,真扶貧扶真貧,積極踐行國有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在灌南縣李集鄉新民村,沿海集團近年來累計投入扶貧資金288萬元,通過投資建設標準化廠房、糧食倉儲烘干中心和光伏發電項目,成立谷物種植合作社,實施產業扶貧、項目扶貧,增強村集體“造血”功能,幫助新民村實現集體收入超50萬元/年、脫貧率達85%以上,掛鉤扶貧成效在灌南縣名列前茅。新民村也從一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入選全省首批、全縣唯一的“生態優、村莊美、產業特、農民富、集體強、鄉風好”特色田園鄉村。
在灌云縣楊集鎮封圩村,沿海集團擬建立標準化廠房,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完善村內道路和道路亮化,解決出行難問題,開展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居住環境等。力爭通過努力,到2020年使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達到6000元,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經濟薄弱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18萬元,重點片區和革命老區面貌顯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務主要指標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在射陽縣盤灣鎮裕豐村,沿海集團因地制宜,流轉35畝土地,投資13萬建設集體桑園,預計每年大約可增加集體收益27萬元,可幫20個經濟困難戶脫困。同時,通過拆除雞舍、安裝糞便烘干設備、新建垃圾池等措施積極進行環境整治。
華泰證券
利用資本市場為貧困地區找準發展路子
——發揮人才智力優勢,為貧困地區做好金融智庫。幫助當地培養金融人才和提升資本市場運作能力,2016年12月華泰證券應邀在金寨干部學院舉辦了一場資本市場專題培訓會,培訓當地黨政機關干部和企業高管近500人,對金寨擬上市企業進行輔導培育,幫助規范企業治理。
——發揮行業中介優勢,為貧困地區鋪好渠道橋梁。2015年華泰證券旗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為貴州一樹連鎖藥業有限公司提供股權融資服務,投資金額5148.2萬元;2017年華泰證券為廣安發展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2.1億元。同時,將公司服務的上市公司客戶與貧困縣的優質資源進行整合。
——發揮金融專業優勢,轉換貧困地區扶貧思路。公司期貨子公司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探索出“保險+期貨”的扶貧新模式。先后在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后旗開展玉米“保險+期貨”項目;在海南省瓊中縣開展天然橡膠“保險+期貨”試點項目;在河北省威縣開展棉花“保險+期貨”試點項目。
再保集團
發揮政策優勢 用好信用資源
江蘇再保集團充分發揮金融服務在扶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履行國企社會責任。
——傾斜資源。在信用資源日益稀缺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將信用資源向重點貧困縣和重點扶貧對象傾斜,真正把信用資源優勢與貧困地區資源稟賦相結合,將金融活水引向扶貧重點區域。
——專設機構。再保集團深入研究和解讀中央和江蘇省發展戰略,設立旅游擔保業務部,一級財政風險補償基金,重點圍繞個性化、特色化的鄉村旅游和觀光旅游,在帶動增收脫貧上做出亮點,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鄉村生態旅游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農民增收。
——創新模式。截至2018年6月底,再保集團子公司受托管理的省旅游產業發展基金,總規模超過11億元,累計支持旅游企業269戶次,129個旅游項目,累計投放貸款17.59億元,實現100%安全回收。基金的投入極大地促進當地鄉村旅游項目的發展,將農業、農村與旅游業嫁接,形成第三產業與第一產業相互促進、良性循環,在帶動增收脫貧、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也推進了美麗鄉村建設,實現了旅游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共同提升。
——產業扶貧。截至今年8月末,再保集團服務省內重點貧困縣擔保項目規模達57.61億元,其中在保項目15.31億元,在途項目42.3億元,服務區域涵蓋連云港灌云縣、宿遷泗洪縣、鹽城響水縣等8個重點貧困縣,服務品種包括銀行流貸、項目貸款以及企業債等產品。
——費率優惠。對于貧困地區和扶貧項目,堅持費率優惠原則,平均低于正常擔保項目擔保費率的15%-20%,做到不爭利,講責任。
省糧食集團
積極打造“稻米特色小鎮”
江蘇省糧食集團作為“五方掛鉤”幫扶參與單位,長期幫扶宿遷市轄縣(區)相關村鎮,2018年幫扶地區改為泗洪縣集界鎮曹圩村,共落實各類幫扶資金201.5萬元,實施各類幫扶項目5個,捐贈價值1.38萬元的辦公設備,改善村鎮辦公條件,增加村民就業崗位近40個,得到了省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
2017年以來,江蘇省糧食集團積極參與“稻米特色小鎮”名片打造,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參與柳山稻米小鎮建設與扶貧開發、“中國好糧油”示范行動、稻米板塊整合、企業轉型升級、南京大營銷示范點建設、品牌創建等工作有機結合,充分利用泗洪縣全國生態示范縣、“貢米之鄉”等優勢,工作機構積極與泗洪方面溝通協調,著力打造稻米產業的高新技術集群小鎮、田園旅游的休閑體驗度假小鎮、精致生活的特色風貌示范小鎮。
高投集團
積極發掘各類產業扶貧投資項目
作為江蘇省委省政府著力打造的專業投資平臺,高投集團在努力推動國家和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同時,也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深入推進扶貧公益活動。
高投集團近年來先后參與了證監會汾西光伏扶貧、灌南百祿鎮鄉村道路工程、秸稈打包項目、“滴水筑夢”助學工程、阜寧抗災救助等活動。作為灌云縣“五方掛鉤”協調后方單位,每年堅持提供100萬元的專項扶貧資金投入各類扶貧項目建設。今年到明年計劃在灌云縣投入200萬元,開展扶貧廠房項目、村道建設、村綜合服務中心、村莊亮化工程和助學濟困等實實在在的項目建設。同時,高投集團充分發揮創投資本在助推產業升級的作用,積極發掘各類產業扶貧投資項目。早在2015年2月,高投集團旗下管理公司毅達資本就與灌云縣人民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支持區域新興產業發展,迄今已對灌云縣仁濟醫院、江蘇品品鮮、利民紙品三個項目進行了投資扶持,累計投資金額達1.4億元。
【責任編輯: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