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礦集團:盤活關閉煤礦閑置資源 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徐礦集團:盤活關閉煤礦閑置資源 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文章來源:徐州礦務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11-16
擁有豐富的存量資源是關閉煤礦的獨特優勢,能否有效盤活,是決定關閉煤礦轉型發展能否成功的關鍵。去年以來,徐礦集團牢固樹立滿眼都是資源的理念,主動融入地方,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變存量“包袱”為增量“資源”,開發了關閉煤礦工廣,盤活了閑置資產設備,提升了國有資產效能。今年1-10月份,國有資產增值率在2017年增長5%的基礎上又增長了3%。
融入地方,盤活廢棄工廣。堅持融合發展、企地協同,緊密結合地方規劃,因地制宜,制定關閉礦井工廣開發利用方案,實現企地共贏。2017年9月,徐礦集團利用龐莊煤礦工廣建設的淮海大數據中心建成投運,并獲中國質量認證中心A級認證。2017年12月,利用權臺煤礦工廣土地和工業遺存,與恒大地產、徐州市賈汪區共同開發建設工業旅游和潘安湖生態文化旅游小鎮項目。今年6月,依托夾河煤礦優質生態資源和工礦設施規劃建設,與徐州世紀鳳凰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徐州市泉山區共同簽約徐州夾河煤礦影視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填補了徐州影視文化主題園區的空白。截至10月底,徐礦集團徐州6對去產能關閉礦井中已有3對礦井完成工廣開發。
變閑為寶,降低減值程度。針對礦井關閉回收產生的大量閑置設備材料,徐礦集團大力開展閑置設備調劑處置,嚴把設備評估、風險防范等關鍵環節,盡最大努力降低資產減值程度,力爭國有資產效益最大化。按照“調劑一批、交易一批、處理一批”的原則,對回收可用的設備材料,優先在集團內部單位調劑;對集團內部暫時不用且凈值較大的設備,通過評估后出售給外部單位;對經評估確定沒有使用價值的設備材料,變賣出售。根據賬面值計算,截至10月底,徐礦集團徐州6對去產能關閉礦井閑置設備材料調劑處置率近70%。
立規建制,源頭防范風險。徐礦集團黨委堅持用黨章約束黨員,用制度強化管理,用規則規范議事,形成了嚴格按規矩管人管權管事的好習慣。去年以來,面對一定范圍內存在的“慣例”思維現象,徐礦集團強化創新意識,打破“慣例”思維模式,要求干部職工結合實際改掉不合時宜的老規矩,建立有利于推動企業轉型發展的新規矩。全面實施制度“廢改立”,建章立制強規矩,全集團共計廢止制度性文件79個,修訂和新增44個,讓廣大干部職工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始終把規矩挺在前面。
嚴控資金,杜絕無效投資。建立銀企直連資金池系統,與銀行合作建立集團票據池,實行單位承兌匯票的集中管理,進一步加強了對基層單位的資金管控。完善“三重一大”事項的調研、論證、決策、監督、后評價制度,組建項目投資咨詢機構,對投資項目決策進行充分的前期調研和科學論證,防止出現投資失誤。堅持不折騰、防風險,做到“三不投”,即:與主業關聯度不大的不投、沒有人才儲備的不投、沒有把握的不投,2017年以來未再發生投資失誤,保證了國資安全。
【責任編輯: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