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利用產權市場實現資源要素直接融資 助推新舊動能轉換
山東省利用產權市場實現資源要素直接融資 助推新舊動能轉換

文章來源:山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8-11-20
隨著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持續推進,微觀層面的國有企業改革與宏觀層面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觀層面的產能出清和非主業務剝離之間的協同效應正逐步顯現。目前,國有企業改革的任務是要在重點、難點問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充沛的現金流是實現舊動能淘汰和新動能孵化的基礎和保障。通過產權市場實現資源要素直接融資,為企業開辟了除債務性融資和權益性融資之外新的融資陣地。近日,山東鋼鐵集團所屬濟鋼淘汰產能資產包在產權市場以高于掛牌價1億多元的價格成交,增值率達到130.97%,實現了國有企業資產處置效益最大化,為企業解決了融資難題。
為保證該項目高效有序推進,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在省國資委的指導和推動下,重點采取五項舉措幫助國有企業淘汰落后產能,提升資本效率。一是組建專項服務小組,對整個項目從市場調研、資產分包到方案設計、現場查勘和項目推介等環節提供全流程跟蹤服務;二是創新提出并建立資產處置施工單位備選庫方案,將符合資質要求的拆除施工單位進行前置征集并篩選入庫,不僅保證了后期施工的質量,起到項目宣傳推介、市場預熱作用,而且最大限度防止串標現象發生;三是掛牌轉讓公示期間,就客戶查勘標的制定具體業務流程,派駐專人陪同客戶進行各個資產包的講解,讓每一位客戶充分了解項目情況;四是利用山東產權覆蓋全省乃至全國的市場網絡和營銷體系,整合自有媒體和內部資源,多渠道、多種形式進行精準推介,充分挖掘項目價值,提高項目關注度;五是通過網絡競價方式打破時間、地域等諸多限制,吸引到更多競買人,更充分地展現標的價值,使報價更加理性充分,確保了資產轉讓給最匹配的競買人。
山東省以產權市場為主體打造的資源要素直接融資模式已成為企業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流選擇,重點發揮三方面作用。一是整合統一資源要素平臺,科技產權、農村產權、碳排放權、林權、水權、排污權等新動能要素實現資源到資產、資產到資本的轉化;二是發揮高市場效應以及公益性、公信力的“一高二公”屬性,不斷完善“陽光平臺”功能,更好地淘汰舊動能、轉化新動能,實現要素直接融資;三是在完善平臺功能的基礎上嫁接生態,引入大數據分析、應用研究、軟件開發等“互聯網+”手段,打造集資本交易、要素轉化、大眾投行和社會服務“四位一體”生態經濟新模式,孕育共享經濟新業態。
【責任編輯: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