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投“實”問路 向“實”而生
經濟日報:投“實”問路 向“實”而生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19-01-31
圖為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鋰離子動力電池電芯智能制造車間。(資料圖片)
“不賺快錢,投‘實’問路,為實體經濟賦能,既是我們的經營理念,也是我們最大的特色。”1月28日,在位于北京東三環南路的北汽集團大廈11層,當記者問起北京汽車集團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產投”)與其他投資機構究竟有何不同時,張建勇如是說。
張建勇是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同時也是北京汽車集團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在他的帶領下,北汽產投立足汽車產業,6年來先后投資孵化近100家企業,成為投資界為實體經濟賦能的新樣本。
瞄準產業未來布局
2018年6月11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盡管寧德時代成立只有7年多時間,但憑借在鋰電池領域的研發優勢,該公司出貨量已超越日本松下,躍升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企業。
作為國內最早發力純電動汽車的整車集團,北汽集團始終重視扶植新能源領域優質供應商。早在2016年,北汽產投就向寧德時代一次性投資10億元。“之所以如此看好寧德時代,主要原因在于它不僅屬于新能源汽車范疇,更是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新經濟的代表。”張建勇告訴記者,作為北汽集團的全資投資公司,北汽產投對于投什么不投什么一直有著不同于一般投資機構的思路。“我們主要立足于汽車產業,圍繞代表產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以及后市場三大領域的高成長企業重點布局。”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除了寧德時代外,北汽產投還投資了大量細分領域的隱形龍頭企業。在電池方面,公司先后投資了孚能科技、容百鋰電正極材料、昆侖化學電池電解液、長遠鋰科高效電池材料等多個優質項目;在電機方面,投資了以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電驅動產業鏈相關企業;在新材料方面,投資了北京天宜上佳新材料有限公司、天工國際有限公司等優質企業,加強了對釹鐵硼稀土永磁材料、三元材料以及鋁鎂合金等輕量化材料上游供應鏈的掌控。
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北汽產投的重點目標為傳感器中的激光雷達和攝像頭、深度算法系統以及運算芯片、高精度地圖等。除與百度公司展開合作外,北汽產投還先后投資了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速騰聚創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
在汽車后市場領域,北汽產投則手握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合肥維天運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成功案例。張建勇回憶說:“投資滴滴時正值各方補貼大戰,我們也曾擔心用戶黏性差等風險。后經充分論證,我們認為滴滴強大的數據積累能力意味著其發展空間不會局限在打車軟件之內,它很可能徹底革新人們的出行方式,從而成為一家BAT級的、有巨大想象空間的平臺級出行企業。”滴滴此后的發展驗證了北汽產投的判斷,如今的滴滴已經成為出行領域當之無愧的最重要互聯網科技公司。
從“拼圖”到“造鏈”
將所投企業的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產品率先應用于北汽新技術研究院的樣車上;攜手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探索電動汽車熱管理技術和產品……盤點北汽攜手投資企業共謀汽車產業未來的前瞻性創新舉措,張建勇如數家珍。
“如果僅僅為了快速獲利而投資,這樣的投資機構是很難為實體經濟賦能的,有時甚至還會傷害實體經濟。”張建勇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向記者展示了北汽產投的產業“資源流”全息圖,其中包含了投、孵、管、退多個環節。
張建勇告訴記者,透過這張“資源流”全息圖,首先,可以發現行業稀缺資源,這一標準可以用于篩選待投企業;其次,對于待投資和已投資企業,可挖掘潛在資源賦能途徑;再次,對于待退出企業,可尋找潛在并購方;此外,項目組之間通過資源數據共享,還可以獲得行業全息數據,解決信息缺失問題。
“按圖索驥,紛繁復雜的產業格局頓時變得清晰明朗,同時也提示投資方可以通過更多增值服務為擬投及已投企業賦能。”他補充道。
更懂產業、具有更優的行業資源是企業風險投資(CVC)區別于獨立風險投資(IVC)的重要特征,北汽產投在這方面的優勢尤其明顯。作為北汽產投母公司,北汽集團與眾多知名企業一道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研發機構及整車工廠,市場遍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何用好這些優勢是北汽產投人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
“我們成立了專門的產業協同部門,重點工作是牽頭匹配各方資源,為所投企業與汽車產業雙向賦能。”北京汽車集團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研究總監賈廣宏告訴記者,憑借雄厚的產業資本背景、良好的地企關系,北汽產投已經組建起一支經驗豐富的經營管理團隊,并先后發起設立了安鵬新能源、汽車后市場、車聯網發展等投資基金,目前僅針對前瞻領域、硬科技的投資布局就超過100億元。同時,公司已經構建起以“投資—孵化—加速—落地”為特征的全鏈條服務體系,從最初的產業“拼圖”轉向了今天的產業“造鏈”。
“穿越達爾文之海”
“原始創新與知識產權緊密相關。為強化汽車產業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我們必須加快‘穿越達爾文之海’,即破除從原始創新到產業化的瓶頸。”張建勇表示。
正是基于這一思考,2017年底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同意,北汽產投與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共同出資成立了我國首個汽車產業知識產權投資運營中心。
中國汽車產業知識產權投資運營中心總經理耿德強告訴記者,該中心以市場化方式運作,主要通過知識產權投貸聯動基金投資孵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初創企業,并通過知識產權信用貸緩解創新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同時,中心還將通過供應鏈管理等為企業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知識產權服務,通過建設“知識產權+產業+金融”高端智庫支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中國第一個“知產融一體化融合發展平臺”。
資料顯示,北汽產投作為唯一一家產業資本單位參與了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的籌備與創立工作。“這是科技部建設的第二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也是我國首個國家級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張建勇說。
在北汽產投采訪,記者還聽到一個新詞——“北汽科創加速器”。“科創加速器由我們發起,聯合北汽集團研究院、多個二級整車企業以及外部產業、科研、金融資源共同建設。”賈廣宏表示,這個加速器主要致力于為我國汽車產業補齊科技創業孵化鏈短板,為企業導入汽車產業全鏈條產業資源、技術平臺及金融服務,以扶持、培育、壯大一批可以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的優秀企業。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融合,汽車行業正在經歷從產品到生態全方位的翻新與重構,因而具有巨大想象空間。
“作為具有國企背景的產業投資公司,我們不會急功近利,更不打算賺快錢。我們希望為企業助跑、陪企業同跑,與企業一起發展壯大。”談及公司未來發展,張建勇透露,接下來北汽產投將引進2家至5家戰略投資方,釋放不超過60%股權,使公司體制機制更加靈活。(記者 楊忠陽)
【責任編輯: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