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中企承建本格拉鐵路首次在非洲實現鐵路連通兩大洋
新華社:中企承建本格拉鐵路首次在非洲實現鐵路連通兩大洋

文章來源:新華社 發布時間:2019-07-31
7月30日上午10點20分,一列名為“非洲之傲”的豪華旅游列車駛入安哥拉洛比托火車站。這趟列車從臨印度洋的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出發,途經贊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行程約4300公里,最終抵達大西洋沿岸的安哥拉港口城市洛比托。
上世紀70年代由中國政府援建的坦贊鐵路和本世紀初由中國企業承建施工的本格拉鐵路來了一次“握手”,標志著坦桑尼亞、贊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安哥拉四國鐵路首次實現互聯互通,見證了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國際鐵路大通道的形成。
本格拉鐵路橫貫安哥拉全境,全長1344公里,由中鐵二十局集團公司總承包,全部采用中國鐵路建設標準。本格拉鐵路在帶動鐵路沿線經濟發展、促進沿海與內陸人員物資流通、發揮南部非洲鐵路運輸干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港口城市洛比托打造非洲西海岸交通樞紐的關鍵支撐。
根據本格拉鐵路局運營部門的數據,鐵路建成后,累計發送旅客近420萬人次,貨運量超過29萬噸,成為剛果民主共和國、贊比亞等內陸國家的重要出海通道,極大地降低了這些國家礦產資源出口的成本。
若澤·多明戈斯·卡魯維就住在中鐵二十局項目部兩公里外的村子里,作為該項目的員工,他親身經歷了本格拉鐵路的建設全過程。
2007年5月,失業在家的卡魯維聽朋友介紹,應聘中鐵二十局集團,在公司項目部物流部門當了一名普通工人。
當年,正是本格拉鐵路施工高峰期,各種施工物資、設備要從洛比托港口運來,運輸車輛源源不斷日夜奔馳在鐵路施工沿線,卡魯維也立刻投入了緊張的物資配送工作。在中國師傅的幫助下,他很快學會了叉車駕駛技術,還幫忙做一些物資發料工作,成了一名倉庫管理上的得力干將。
經過中安兩國工人歷時10余年艱苦建設,本格拉鐵路于2017年7月全線成功移交當地。據中鐵二十局安哥拉國際公司負責人介紹,該項目是安哥拉有史以來修建的線路最長、速度最快、規模最大的現代化鐵路,全部采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也是中國企業本世紀海外一次性建成最長的鐵路。
卡魯維說:“本格拉鐵路為我們國家帶來了巨大變化。現在大家都離不開這條鐵路,當地人出行做生意主要靠這條鐵路,大家的收入也增加了。中國企業還為我們建了培訓學校,在那里能夠學到很多實用的就業技能。”
卡魯維最近一周特別忙。他和項目部的同事們為了確保這趟國際旅游列車的順利通行,提前一個月就安排工程技術、車輛調度人員對鐵路全線進行了安全隱患排查,并對線上作業計劃進行了及時調整。
8月2日,將有50多名游客乘坐“非洲之傲”列車,從洛比托出發前往達累斯薩拉姆。卡魯維希望更多的外國客人來安哥拉旅游,他相信互聯互通能為安哥拉人民帶來更美好的明天。(記者 吳長偉 柳志)
【責任編輯: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