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媒體觀察 > 正文
        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 以深化改革為動力
        東北全面振興正夯基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發布時間:2019-11-20

        增資30億歐元,德國寶馬集團正在沈陽新建工廠;共同投資超100億美元,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攜手中國企業正在盤錦建設超千萬噸級煉化基地……嗅覺靈敏的跨國資本,紛紛跨過山海關,大手筆布局東北,對東北經濟投下“信任票”。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東北地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其中遼寧2016年罕見出現負增長。

        作為新中國工業的搖籃,東北地區擁有一批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是全國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在國家發展全局中舉足輕重,再大的困難也要迎難而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2016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發布,擘畫出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的宏偉藍圖。2018年9月,在東北振興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節點,習近平總書記赴東北考察,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為推進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東北三省干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振興的重要思想,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正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全力推進東北振興。

        用鋼牙啃硬骨頭,刀刃向內優化營商環境

        追加30億元投資,唐永強與公司管理層作出決定時,沒有絲毫猶豫。

        此前,唐永強任總經理的龍江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55億元,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建設玉米深加工項目,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見多了商海風浪的唐永強由衷地豎起大拇指,“我要為齊齊哈爾的營商環境點贊!”

        距齊齊哈爾1000多公里之外的遼寧大連,投資700億元的恒力煉化一體化特大項目,從破土動工到建成投產僅用了19個月。“多虧了‘重大項目專班’制度,企業遇到困難,政府有專人幫助解決!”企業負責人說。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也是新一輪東北振興必須補齊的一大短板。曾幾何時,“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說法,讓許多企業家望東北而卻步。營商環境成為東北振興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明確提出了6個方面的要求,第一條就是“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

        用鋼牙啃硬骨頭,下猛藥治頑疾,動刀子切毒瘤,東北三省拿出自我革命精神,以超常規措施優化營商環境。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2017年2月1日,《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這是全國首部規范營商環境建設的省級地方法規,對建設平等便利的市場經濟環境、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環境、更具活力的創新創業環境等都有明確規定,對14類政府及其工作人員侵犯企業合法權益行為劃定了紅線。

        遼寧的舉措被借鑒推廣,《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吉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今年相繼出臺實施。

        創設專門機構是東北三省又一超常規措施。

        2017年初,經中央編辦批準,遼寧成立全國首家省級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2018年遼寧省機構改革,一些機構被精簡,但該局得以保留,并且升格為省政府直屬機構,職能進一步優化。

        以機構改革為契機,黑龍江將省政府辦公廳的企業和創業投訴管理、發展環境整治、網上政務平臺建設、網上審批監督管理、流程再造等職能整合,組建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吉林則整合電子政務、大數據建設、營商環境優化等職責,組建了省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建設管理局,并加掛省軟環境建設辦公室牌子。

        祛除頑癥痼疾,東北各地刀刃向內,動真碰硬。

        新官不理舊賬是營商環境中的一大問題。遼寧嚴查招商承諾不兌現、新官不理舊賬問題,去年一年清償政府欠款194億元。《吉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確規定,不得以政府換屆、機構調整等理由不履行、不兌現承諾的合法優惠條件。《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確規定,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新官必須理舊賬”。

        “如果投資者遇事就要打點、辦事就要找人,這樣的政務環境何談廉潔,又何談高效?”黑龍江以放為原則、不放為特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累計取消和下放行政權力2402項,讓“辦事不求人”真正落到實處。吉林以“只跑一次”改革為重點,持之以恒推進“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遇事不求人、規則無偏見”的良好環境,企業開辦時間已壓縮至3天。

        “破除以官為本、權力至上的思想,牢固樹立服務第一、平等友善的意識;破除多諾少信、前后不一的不良習性,牢固樹立依法辦事、重信守諾的意識……”遼寧省委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提出“七破七立”凝聚改革共識,形成改革合力。項目管家制度實施,全省5717個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均配備管家,各市縣也配備了本級項目管家,領導干部當起“店小二”。

        黑龍江省委連續兩年在春節后上班第一天召開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則連續3年召開“抓環境、抓項目、抓落實”大會。開年大事釋放豐富信號:官商之間“勾肩搭背”不行,“背靠著背”也不行;人前拍胸脯,人后不落實,不行;推著干,落實慢,不行……

        既聚焦問題、重拳治標,又著眼長遠、強化治本,東北營商環境為之一變。

        資本的嗅覺最靈敏。華晨寶馬新工廠正在沈陽加緊夯實地基,大連英特爾二期已建成投產,一汽大眾奧迪Q工廠一期在長春建成投產……紛至沓來的投資,跨越山海關,落地有聲。

        拔硬釘子,蹚深水區,國企改革跑出加速度

        “是改革救了我們!”中國一重集團董事會秘書胡恩國感慨。

        總部位于齊齊哈爾的中國一重集團,在裝備制造業研發了不少打破國外壟斷的產品,但2014年后曾連續24個月出現虧損。

        “技術積淀是優勢,體制機制不活是短板。”一改幾十年以生產為中心的管理體制,中國一重確立以營銷為龍頭的經營新機制,同時深化“三項制度”改革。總部管理部門從19個精減至13個、中層領導干部職數由320人縮減至190人,員工則從1.1萬人減少至8000人。改革激發內生動力,僅用8個月就扭虧為盈,2018年營業收入突破百億元,多項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

        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是東北全面振興一道必答題。

        國有企業是東北寶貴的“家底”。作為新中國工業的搖籃,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比重大、基礎好,擁有一批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然而,東北在計劃經濟里“睡”得太久,體制機制不活、市場意識薄弱的短板突出,國有企業一度步子沉、轉身慢。

        能否切實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直接關系到能否重新激發、釋放老工業基地活力。

        “國有企業地位重要、作用關鍵、不可替代,是黨和國家的重要依靠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北考察時強調,要一以貫之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一以貫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努力實現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發展。

        克服“改革疲勞癥”,防止“改革疑慮癥”,東北各地瞄準短板、聚焦痛點,真改深改,拔硬釘子、蹚深水區,國企改革跑出加速度,關鍵領域改革不斷取得實質性成果。

        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東北制藥集團攪活了一池春水。作為一家老字號國企,東北制藥因市場不佳、經營不善逐步陷入困境。2018年5月,沈陽大力推進東北制藥混改,民營企業方大集團成為新的控股股東。混改半年多,企業近乎重生,2018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1.5%。

        沖破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吉林省國資委監管的739戶企業中,實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已達415戶,納入統一監管范圍的資產由1917億元增加到7841億元。2018年,黑龍江農墾和森工兩大集團掛牌成立,實現政企分開。全省重組省屬國企,成立七大產業投資集團,以更加靈活的體制機制推動國有資本和產業聯動調整。

        在解決突出矛盾問題上下功夫,一些老工業基地歷史遺留問題,也正在加快破解。

        “目前一汽集團‘三供一業’(供水、供電、供熱和物業管理)移交協議已全部簽訂完畢,共涉及7家企業18個項目,投入改造資金20多億元。”一汽集團體系管理部改革處處長齊立軍說,“輕裝上陣的一汽,將會更有活力。”

        與一汽集團一樣,東北地區大量國企背負著“三供一業”的包袱,影響其聚焦主業、靈活發展。2018年,吉林省啟動廠辦大集體改革,涉及54萬人、850多個“三供一業”項目。在遼寧,包括鞍鋼集團、中石油盤錦油田等特大企業在內,486個駐遼中央企業和74個省屬企業“三供一業”項目,已全部完成管理權移交和資產劃轉,涉及43萬人的廠辦大集體改革將于今年底前完成。

        改革賦能添動力。2018年,東北三省國企交出了一份扎實的成績單:遼寧省地方重點國有企業營業收入、實現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0.7%、40.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黑龍江省屬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9.4%,龍煤集團從巨虧到盈利18億元;吉林省屬國企實現收入520億元、利潤38億元。

        “這次國企改革力度空前,像混改、廠辦大集體改革等多年來想干沒有干的事,真正實現了突破。”遼寧省國資委副主任王惠蓮感慨。

        依靠創新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

        11月13日,快舟一號甲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2A衛星發射升空。浩瀚星空之中,目前已有14顆“吉林一號”衛星組網,為農業、林業、資源、環境等行業用戶提供遙感數據和產品服務。

        “衛星行不行,市場說了算。”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宏光告訴記者,預計今年訂單可達5億元。

        5年前,來自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的初創團隊放棄編制,投資入股,成立了民營資本占股近六成的長光衛星。公司自主研發的“吉林一號”組星,開創了我國商業衛星應用的先河。如今,長光衛星所在的長春新區已成長為一片創新沃土,高新技術企業已達256戶,科技型“小巨人”企業177戶。

        “天上有衛星,地上有高鐵”,如今的吉林,已初步形成多元支撐、多業并舉的產業發展格局,超越延續多年的汽車與石化“二人轉”。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不能再唱‘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要做好加減乘除。”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總書記進一步指出,要依靠創新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堅持鳳凰涅槃、騰籠換鳥,積極扶持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盡快形成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

        東北三省把增強創新能力作為推進振興的根本途徑,加快結構調整,培育振興發展新動能,發展壯大實體經濟。

        培育壯大“新字號”,風生水起。在沈陽,新松機器人公司獨立研發的潔凈機器人打破國外壟斷,廣受國內企業歡迎。2018年,沈陽新增機器人企業12家,實現收入90億元,同比增長28.6%。

        改造升級“老字號”,捷報頻傳。在位于齊齊哈爾的中車齊車公司,經營規劃部部長趙東介紹說:“公司生產的鐵路貨車自主知識產權和國產率達到100%。今年一季度,拿下了澳大利亞250輛礦石車、新西蘭450輛平車的大單。”

        “讓科技創新的力量迸發,高質量發展才不是一句空話,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才會有底氣。”黑龍江省社科院應用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剛說,東北長久以來產業結構偏重化工型、資源型、傳統型,“原”字號、“初”字號產品多,這種狀況如今正在悄然轉變。

        2018年,遼寧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100家,總量達到3700家;吉林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小巨人”企業數量分別增長近七成和161%;黑龍江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2%。

        目前,數控機床、機器人產業、衛星應用產業、生物醫藥、精細化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已形成一定優勢,有效改善東北地區“一柱擎天”的經濟結構,逐步成為東北振興的新支撐。

        東北振興,如滾石上山,既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更要有持之以恒抓創新的戰略定力。正如一位在省級經濟部門工作多年的當地干部所言:“春風已度山海關,東北經濟已見亮!擼起袖子加油干,離透亮的日子會更近。”(記者 何勇 柯仲甲 李家鼎 胡婧怡)

        【責任編輯:趙藝涵】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最好的中文字幕视频2019|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在线亚洲欧美中文精品|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视频| a级毛片无码兔费真人久久| 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免费看无码特级毛片|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高清|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合区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 A最近中文在线|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国产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少妇无码?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忘忧草在线社区WWW中国中文 | 欧美精品丝袜久久久中文字幕| 最近完整中文字幕2019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