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報告: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提高管理效率 支持主業發展
國資報告: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提高管理效率 支持主業發展

文章來源:《國資報告》雜志 發布時間:2019-11-26
2016年,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所屬的中國郵電器材,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共有法人機構8戶,其中法人層級為4級,由所轄區域公司統一管理,而區域公司是非法人機構,因此管理層級達到5級,在中南三省的業務管理鏈條較長,并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經營。
壓縮管理層級和減少法人戶數后,中南公司法人層級、管理層級均為集團3級,管理效率得到顯著提高。通過壓減,中國郵電器材在中南地區的業務得到有效梳理,三年共處理潛虧10505萬元,在中南地區的歷史包袱得以解決。目前,三省3家續存公司經營狀況良好。
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開展壓減工作的過程中,像中南公司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2016年開展壓減工作以來,經過上下多方努力,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在2018年年底前將管理層級從5級壓縮至4級以內。截至2019年5月31日,累計壓減法人戶數130家,占法人總戶數的25%,超額完成國資委下達的三年減少20%法人戶數的目標。
通過開展壓減工作,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提高了管理效率,三年共回收資金約22億元,累計減少管理費用1.21億元,累計減少人工成本1.35億元,有效解決了相關企業現金流緊張的問題,更好地支持了主業發展。
直視困難 創新方式
2015年印發的《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推動國有企業加快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合理限定法人層級,有效壓縮管理層級。2016年國資委下發的《關于中央企業開展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工作的通知》要求,力爭在3年內使多數中央企業管理層級控制在3-4級以內,法人層級10級以上(含10級)的企業減少3-5個層級,企業法人戶數減少20%左右。
對于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而言,壓減工作并不輕松。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成立于1998年,是在6家原外經貿部直屬企業基礎上組建的國有獨資公司。2006年以來,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又先后重組了中國郵電器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輕工業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新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原重慶汽車研究所)、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等5家中央企業和4家地方骨干企業。
為了解決重組帶來的管理鏈條過長、機構冗余等問題,在企業內生動力的推動下,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自2011年開展了壓縮管理層級和清理低效資產的工作。2011-2015年,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通過清算注銷和轉讓,縮減了200余家機構,其中法人戶數100余家。
“原來已經開展過一輪壓減工作了,剩下的都是比較難壓減的機構和法人單位了,所以難度比較大。”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陸益民坦言。
雖然存在上述困難,但中國通用技術集團發揮了動真碰硬、攻堅克難的精神,在前期工作基礎上,繼續開展壓減工作,推動優化組織結構,有效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
陸益民告訴記者,在具體做法上,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采取的是“雙管齊下”的辦法。一方面是明確目標任務,強化監督考核。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在制定《關于開展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工作方案》中自我加壓,根據摸底情況,制定了利用3年時間把企業管理層級控制在4級以內,企業法人減少127家的內部控制目標(企業法人戶數減少20%的任務量為103家),并按時間節點明確了分階段目標。
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制定階段性壓減目標后,相關子公司亦主動加壓,將原計劃壓減戶數適當增加,或縮短壓減完成時間,主動為集團壓減工作多做貢獻。例如,郵電器材原計劃壓減38戶,實際完成壓減54戶。新興集團原計劃壓減26戶,實際完成壓減27戶。機械公司原計劃壓減8戶,實際完成壓減9戶。中紡院、中國汽研、技術公司等幾家企業均按照壓減計劃,在2018年底提前完成。
同時,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采用了“釘釘子”政策,密切跟蹤每個壓減項目進展情況,積極溝通解決相關問題。當有的壓減項目出現問題時,積極挖掘潛在項目,確保壓減任務完成。
此外,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還與各相關子公司簽訂了目標責任書,作為戰略評價指標的一部分,按照不同企業壓減任務難易程度、占集團壓減任務比重分配4-10不等分值,并據此考核打分。如2017年壓減任務較重的新興集團壓減分值為8分,當年壓減10戶即得8分。中紡院為5分,當年壓減5戶即得5分。對于完成任務的企業給予專項獎勵,對于完不成任務的企業,則追究主要領導人責任。
另一方面,中國通用技術集團積極優化工作流程,為壓減工作提供便利條件。陸益民告訴記者,對于在開展壓減工作期間實行注銷的企業,集團公司簡化了審批程序,授權二級公司自行決策,將完成工商注銷的企業及時向集團公司進行備案即可。同時,在年度考核時,因開展壓減工作產生虧損的,集團公司在計算各子公司當期考核利潤時予以剔除。
“直視困難、創新方式,既有壓力、又有支持,從而確保了壓減工作的成效。” 陸益民說。
一企一策 分類清理
壓減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相關子公司的情況又各有不同。為確保壓減工作的成效,從壓減工作一開始,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就秉持了一企一策,分類清理的原則。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的壓減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途徑:
對低效無效或無需單獨存在的法人單位進行關閉注銷,共計壓減企業95戶。對非主業資產實施股權轉讓,共計壓減企業20戶。比如,在壓減工作過程中,通過控股權讓渡方式轉讓了沈陽置業、恒信國際、上海耀華、華紡高新、上海普康等公司股權,加快資金回籠,支持了主業的發展。采用吸收合并方式,共計壓減業務雷同企業13戶。比如,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所屬郵電器材對業務類似、同一區域公司進行吸收合并,運營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銷售業績實現了持續增長。新興集團通過吸收合并通用地產公司,實現了集團內部同類型業務的重組整合。對資不抵債的2家企業采用破產清算方式進行壓減。包括洛陽博豐軸承、青島興利房產。
通過提升部分法人管理層級或注銷關閉中間層級法人機構,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將各相關企業的管理層級壓縮至集團四級以內。比如,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所屬新興集團的地產業務,原先有地產公司、區域公司、項目公司三級管理體系,管理鏈條長,管控能力偏弱。壓減過程中,新興集團通過提升項目公司管理層級,注銷區域公司,使得層級管理扁平化,提高了管控效率。
規范有序 協同推進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根據國家相關政策法規,修訂、完善了企業的相關制度,為壓減工作的規范有序提供了保障。比如,2017年,根據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相關政策法規,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修訂并印發了《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公司產權轉讓及資產處置決策實施細則》,進一步規范了集團產權轉讓、資產處置行為。再如,中國通用技術集團相關總部從業務實踐出發,對公司清算、注銷工作的法律法規做了全面梳理,編制有關清算和注銷的工作指引,供各相關子公司在開展清算、注銷工作中參考,提高了低效、非主業資產清理處置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出臺的配合和保障壓減工作的制度還有很多。比如,《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公司投資決策實施細則》,規范并適當放寬了有關投資項目審批權限。《通用技術集團境內外機構設立審批辦法》,嚴格控制新設機構。《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公司改制決策實施細則》,完善了因改制導致相關企業控股權變化的決策審批流程等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壓減工作開展過程中,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將壓減、“處僵治困”和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等瘦身健體工作結合起來,發揮了協同效應。
比如,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通過壓減完成了5家“僵尸”特困企業的關閉工作。再如,通過關閉注銷、股權轉讓,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三年內累計減少28家虧損企業,進一步降低了成本費用開支,縮小了虧損企業范圍,提高了主業集中度。此外,通過壓減剝離了部分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解決了個別歷史遺留問題。如中紡院持有北京凱泰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50%股權隨著“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的開展完成轉讓,機床所所屬北京克林斯福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在“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后完成關閉注銷。
職工安置是壓減工作的重要問題。陸益民告訴記者,三年內,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壓減工作共涉及職工安置近1900人。各相關企業始終把穩定作為重中之重,加強輿情研判,充分發揮黨組織、工會和職工代表大會作用,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避免群體性、突發性事件發生,確保企業穩定。
具體操作方面,陸益民告訴記者,所有涉及職工分流安置的企業,除制定職工安置方案外,均制定了維穩應急預案。例如,轉讓煙軸公司涉及729名在職職工及61名退休人員安置問題,員工訴求多,處置難度大。相關企業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組,研究制定安置和維穩方案,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群團組織作用,分階段、分步驟妥善安置了在職職工及退休人員,確保了員工隊伍和生產經營的穩定。注銷關閉北京國廣東方涉及220名離退休人員接續管理問題,人員多,需做大量溝通工作。通過多方協調,扎實開展各項工作,2017年年底前完成了工商注銷相關工作。注銷完畢后,離退休人員日常管理由其母公司中國國際廣告有限公司承擔,確保了離退休人員的穩定。
鞏固成果 建立長效機制
經過上下多方努力,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在2018年年底前將管理層級從5級壓縮至4級以內,初步形成主業突出、股權清晰、幅度合理的扁平化架構,管理效率、風險管控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壓減工作也讓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所屬的相關子企業進入了良性發展的狀態。通過開展壓減工作,2018年以來中國郵電器材控費增效取得較好成果,資產運營效率、資金運營效能穩步提升。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8.3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7億元,均創歷史新高。機械公司通過關閉注銷中機東方貿易有限公司、中機現代貿易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三年總計共增加利潤總額3443.23萬元。
由于受相關政策、人員安置、資產處置等多種因素影響,2016年前各企業壓減工作進展較為緩慢。各相關公司在集團完善制度、提供政策支持后,加大了清理力度,之前未完成壓減的沈陽置業有限公司、邯鄲筑城水泥廠、中機海川國際船舶公司、中儀寧波開發區進出口公司等分別在2017和2018年完成關閉注銷,壓減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機械公司下屬煙臺西蒙西軸承有限公司,主要業務為設計、生產、加工、組裝、銷售軸承及其零配件、輪轂軸承、制動盤、機械零部件等,屬軸承行業。受外部行業周期及內部經營不善等因素影響,自2013年起連續多年虧損。機械公司于2018年10月通過股權公開掛牌實現煙軸公司整體轉讓,在減少法人一家法人戶數的同時,退出了軸承行業,進一步聚焦了主業。
雖然歷時三年的壓減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并未放松對自身的要求,而是繼續將瘦身健體工作推向深入,鞏固壓減成果,并謀求建立長效機制。持續推動壓減工作邁出新步伐、再上新臺階。
據了解,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將從三個方面入手,建立瘦身健體的長效機制。首先是完善瘦身健體相關機制,將其納入年度業績考核。陸益民告訴記者,為鞏固壓減工作成果,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將在現有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基礎上,持續完善瘦身健體相關制度,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將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處置低效非主業資產等指標納入集團業績考核體系,作為戰略評價指標的一部分。“集團公司將根據各單位瘦身健體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打分,通過加強考核監督,目標管理,完善配套獎勵機制,進行激勵引導,形成瘦身健體長效管理。”陸益民說。
其次是結合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改革,切實提高發展質量。陸益民告訴記者,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將以企業發展戰略為引導,結合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改革,建立完善戰略管理、財務管理和投資管理體系,強化投資后評價機制,推動資金、技術、人才等各類資源向主業集中,向優勢業務領域集中,優化企業的業務布局和價值鏈條,切實提高發展質量,不斷朝著世界一流企業目標邁進。
最后是改善管理架構,提升企業整體管控質量和效率。“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將適時調整優化集團總部職能和總部機構設置,強化集團總部轉型升級戰略實施、重大投資與資本運營、預算與評價考核、關鍵崗位人力資源配置、全面風險管理和審計監督等功能,推行管理扁平化,搭建‘強總部’的總部架構,建立職責清晰、精簡高效、運行專業的管控模式,提升集團整體管控質量和效率。” 陸益民說。(《國資報告》記者 原詩萌)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