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2020年央企經營發展逆勢上揚
新華社:2020年央企經營發展逆勢上揚

文章來源:新華社 發布時間:2021-01-20
新華社北京1月19日電 國資委1月19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央企累計實現凈利潤1.4萬億元,同比增長2.1%,近八成央企凈利潤同比正增長。業內人士認為,央企下一步需聚焦科技創新、風險防控等工作,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經營發展實現逆勢上揚
據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介紹,在疫情蔓延、經濟下行等不利影響下,國資委突出抓好“三穩四保一加強”,圍繞穩產增收、降本節支等方面開展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建立健全重點任務的月跟蹤、季調度,重點企業掛牌督導、考核激勵同向聯動等一系列工作推進機制,助推央企經營發展實現逆勢上揚。2020年12月當月央企實現凈利潤1760億元,為歷史同期最好水平,自2020年下半年起月度凈利潤連續6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表示,央企2020年凈利潤與固定資產投資均實現正增長,既為拉動去年經濟增長做出積極貢獻,也為今年企業持續增長夯實了基礎。同時,各項改革在壓力中穩步推進;疫情沒有打亂國資國企改革的部署,也沒能阻礙改革舉措的落實,混改、布局結構調整優化、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建設、風險防控與各項專項改革都在抓緊落實、穩妥實施,降低負債率等階段性改革目標得到較好實現,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打下堅實基礎。
科技創新投入更加突出
2020年央企研發(R&D)經費投入同比增長11.3%,研發(R&D)經費投入強度為2.55%,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中央工業企業研發(R&D)經費投入強度達到3%,均完成年初既定目標。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張春曉等業內人士認為,央企應堅持將創新作為“十四五”時期發展的核心,提升研發費用的投入力度和使用效率,進一步落實央企研發費用稅前抵扣等政策,將企業研發投入比例納入業績考核體系,強化研發投入強度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考核,加大科技考核獎勵力度。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此外,全面激發科研人才創新活力,對于承擔重點專項任務的領軍人才實行年薪制,采取科技型企業崗位分紅、項目收益分紅,股權獎勵、股權認購、股權期權等中長期激勵措施。
劉興國表示,央企應繼續保持創新投入的持續增長,盡量將研發強度力所能及地提高到更有競爭力的水平,以更有力地支撐央企在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卡脖子環節持續攻關,盡快取得決定性成果。同時,應加強研發投入管理,提升研發產出數量與質量,并做好創新成果的商業化應用,將技術創新轉化成產品創新。
負債結構明顯改善
數據顯示,2020年末央企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4.5%,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圓滿完成“2020年末中央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不高于64.7%”目標任務。2020年末央企帶息負債比率37.7%,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負債結構明顯改善,償債能力有所增強,央企沒有發生一起債券違約。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央企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主要歸功于以下三點:一是針對央企可能產生的債權兌付風險,國資委組織中國國新牽頭成立千億級中央企業信用保障基金,以市場化方式化解債券兌付風險;二是央企債券融資規模和發行利率基本穩定,存量債券以中長期債券為主,同時,生產經營逐月向好、企業效益企穩回升,債券兌付風險整體可控。三是重點排查了央企中高負債企業、產能過剩行業可能存在的違約風險,加強債券市場監測。
劉興國建議,加強國資安全監管,繼續做好風險防控信息化系統建設,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機制,引導央企抓好科學決策機制建設,并做好風險應對預案。
張春曉表示,在戰略上,應牢牢把握實體經濟發展的方向和科技創新跟進的方向;在業務上,應按照主業所在行業發展的要求及市場的變化動態跟進,全面推進高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在管理上,通過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筑牢安全防線。
【責任編輯:趙藝涵】